阅读历史 |

30(1 / 2)

加入书签

悔的男人被在提心吊胆中终于被法官判决,悬挂风中的危时终于抵不住狂风随风滚落,男人再次叹气。

“小舒,”他说,“你这样敏锐,长大之后也不知究竟是好是坏。”没有停顿,也并没有想要得到回应,仿若只是在正文之前的随笔,“正是因为期待,正是因为我对他们的爱,所以才必须做出选择,才必须要去。”

“我想让他们有资格去学习那些五礼七艺?还是四礼六艺?”大叔茫然的挠了挠头,并不因为自己的见识短浅而感到不好意思,“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伍长也好,有身份在身,他们起码不是一个普通农夫的孩子,他们起码有资格,去接触这些东西。”

那是一个父亲,想要给予自己孩子最好一切的心:“我想要隔壁三丫头的事儿,不在我的孩儿身上再演。”他停顿,或许是意识到了自己这话过于自私,“抱歉啊小舒,你大叔我这一生,或许只有这一点儿志向了。”

“在那之前,小舒不好奇我是从何处学来的么?”淳朴的庄稼汉子脸上的笑容带着怀念,“那是我儿时的一个友人,他祖上皆是邯郸城里数一数二的木匠。”

他沉浸在自己的回忆之中,并未意识到这件事他之前已经讲述过了:“他对木匠并不感兴趣,一心只想着征战沙场报效国君。他的父亲无奈,又不忍祖上的手艺在他这一辈失传,便向外征收学徒,我就是那个时候认识的他。”

白舒只是看着,没有出声更没有提问。

他好奇对方一个农夫如何知晓一个手艺家族在招收学徒,也好奇为何在成为学徒之后他又回来做了一介农夫。但他没有出声,因为他知道此刻大叔并不需要回应,他只是想要讲述一个过于久远,早已被时间埋没的故事罢了。

“在我成为学徒的第四年,秦国欲吞食我赵国疆土,将军便向大王谏言征兵于民间,以做布防,他便借着这个机会去了。”说到这里,庄稼汉子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而剩下的话他不说,白舒也已经能够猜到了。

廉颇与白起僵持三年,最终却因为年轻气盛的赵王中了秦君的反间计,赵军临战换将以赵括换取廉颇,却不想如此正中秦君下怀,白起暗中替代王龁一举大破赵军,截断粮道,俘虏近四十万赵军,并于长平杀埋。

史称——长平之战。

“那时战局越发紧迫,我年轻,一心想着与他一般报效国君,便借着探望之名趁着师傅不注意,偷溜到了前军。”

什么?

“却没想战争没赶上,却赶上了被围困的那些日子。”

还有后文?

许是白舒的表情太过于惊异,庄稼汉子原本沉痛的神态被他逗乐了,原本沉重的声音中沾染上了几分轻快:“我那时年纪小,还不认识你婶婶,连婆娘都没想过哩。”他讲木箭放回箭筒,又顺势捡起了放在一旁尚未完工的木枝。

“也是因为年纪小,又不是正规军,他们屠杀赵军的时候,便把我放过了。”大叔背对着白舒,又低着头,白舒很难看到他的神情。只是听他的语气,除却追忆之外,更多的还是恐惧和敬畏。

【放他走了?】系统惊呼出了声,【为什么??】

‘是为了威吓。’白舒倒是理解这个举措,‘也许是因为心软,也许是因为触景生情,也许是因为给赵国传信,又或许只是单纯的示威。’可能性有很多,没有身处那个环境做出这个决策,没人能说清究竟是为什么。

庄稼汉子说到这里,又反复弯腰再起身,将散落在地上未装雕羽的箭都放回到手中的箭筒中后,才继续说了下去:“我与剩下那些侥幸被放走的少年们一起回到邯郸,才知这不过是秦国计划的一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