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0(2 / 2)

加入书签

第8章 第八章

太医院经常出现全体轮值的情况,按照惯例,家人在入夜后可以去送换洗衣物。

前两天黄芪去送换洗衣物的时候,都没有发现异常,对于夏表叔两天没回家的事情,周娘子也没太在意。

今天黄芪嚷嚷着太医院被羽林卫包围了,夏家大大小小都睡不着了,全被他叫了起来。

直到这时候,赵霁才想起来,在古代太医御医什么的,简直是高危行业。

多少影视剧里,因为没有把皇帝心爱的女人〔母亲、儿女、大臣〕医好,皇帝一声令下,就让整个太医院陪葬什么的。

太医院虽然为皇室和少数的王公贵族服务,毕竟是有品级的官方机构,自然有责任流程,当然不可能像影视剧里演义的那么危险。

至少最近三十年,这两朝的天子,还没有出现过让太医院的御医、医士陪葬的情况,何况夏表叔就是一个吏目,通常是跟在医士后面打杂,就算天塌下来,也轮不到他去顶着。

治不好病被迁怒是一重危险。宫廷斗争中,人为在药剂上动手脚,是另一重危险,要求站队,又是一重隐蔽的危险。

但是风险和收益并存,太医院是一个好地方,多少人削尖了脑袋想进也进不了。俸禄是小事,主要是帮贵人看病之后,往往会得到额外的赏赐。

别看夏家住的拥挤,但是能在京城有一套自己的院子,一家大小住在一起,供两个儿子在京城最大的太启书院读书,给年纪渐长的女儿准备全副嫁妆,家里用着男女四个仆役。这在低级京官中,已经是令人艳羡的存在了。

有多少清水衙门的小官,如果出身不够富贵,只能选择租房住,甚至跟别人合租。这种情况下,当然不可能带家眷进京,多少夫妻常年分居,多少小孩常年见不到父亲,简直人间悲剧。

这些人中,以翰林院的人最出名,他们的穷被视为一种高贵的品质,被称为清流。

当然,翰林院考中一甲前三名的人,官位较高,还不至于太难过。

最难过的,是二甲选官进翰林院的进士,他们通常跟夏表叔的职位差不多,八/九品的末流小官。但是作为清流文人,平时还要维持应有的体面,要参加诗会文会之类的业余活动,所以日子过得很拮据。

从这种情况看来,不管什么时代,京漂都是很不容易的一群人。

夏表叔的赚钱能力,还有官员们艰难的生存状况,下午跟夏老太闲聊的时候,周娘子就已经当笑话讲了,其中不乏炫耀的成分。

当时周娘子信誓旦旦的表示,只要小心做人的话,太医院根本不像常人以为的那么危险,还能赚到钱。

虽然周娘子说明让小官们生存困难的原因,也是想提前给赵霁他们做好心里准备,不要嫌弃客房不够住。

没想到下午才刚刚说太医院不会有危险,晚上黄芪就说太医院被羽林卫围了。

这种时候,夏老太只能用周娘子下午的话反过来安慰她,“宏开在太医院只是八品吏目,就算天塌下来,也有上头的院判,御医们顶着,那里轮得到他。”

周娘子心神稍定之后,吩咐黄芪去太医院外面守着,又让老管家去几家被夏表叔救过命的官员家中打探情况,然后就是打发两个读书的小孩和夏莲儿去睡觉。

这才抽出时间来招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