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4(2 / 2)

加入书签

  “什么?”总编吃惊地张大了嘴,“那书我读了一遍,写得确实不同。世面上关于皇帝的书,大多是写这位皇帝一生的丰功伟迹,写得神乎其神,简直不像一个人。可这本书把皇帝当成了普通人来写,剑走偏峰,文笔干净有力,竟然是个女孩子写的!”

  “女孩子,女孩子……这两年崇山出版社的那套皇帝系列火遍全国,我们也得做些什么。”总编在办公室踱了两圈,“小庄,你看这样,书本来九月份面市,咱们稍微挪后些,等到国庆节举行个图书发布会,让小作者来,与读者当面交谈。那些写皇帝的人要么是老人,要么是中年人,咱们这来一个中学生,而且是个女孩子,不用多宣传,就会震惊四座!有了这个轰动效应,咱们的书还愁卖吗?”

  图书发布会看起来光鲜,实则劳心劳力又费钱。因此多是针对有名气的作者。孟冉秋作为一名初出茅庐的中学生,第一次出的书能得如此重视,在大河出版社的历史上绝无仅有。

  “小庄,你还犹豫什么?”总编看庄子川沉默不语,并没有喜悦的神色,拍拍庄子川的肩膀,“这个作者不是你一力推荐的吗?要是她红了,你就成名编辑了。你还在想啥?”

  庄子川一笑:“我当然高兴社里能重视我的作者和作品。可发布会上的情况我们不能完全预料,万一有人问起一些刁钻的历史问题,南山(孟冉秋的笔名)毕竟还在读中学,阅历有限,回答不出来,弄巧成拙了可不好。”

  “哈——”总编哈哈大笑,“你原先的冲劲儿哪儿去了?南山能写出这样的着作,说明肚子里的墨水不止这么点儿。我都不担心,你担心个啥?再说了,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往那一坐,就是有人想刁难,也会手下留情。你别犹豫了,这事儿就这么办。你赶紧和南山沟通,让她国庆节来北京。这当中的一个多月时间,你好好指导她,为发布会作准备。”

  庄子川只好点头。按理说,总编从原先对《皇后之死》并不感冒的的态度忽然一下子变得这么热心,他应该感到高兴才是。

  从第一眼看到《皇后之死》的书稿,他就在心里期待。期待见到作者,期待作者是他心心念念的那个人。可现在呢?对方以母亲的名义与他来往,他不知根底,迫不及待地表达了自己爱恋的情意,最后却发现张冠李戴了。以后二人再见时该有多尴尬!他虽然脸皮厚,但这样把母女二人混淆,实在不想最近见到孟冉秋。

  孟冉秋呢,丝毫不知庄子川心里的别扭。接到庄子川的电话,听说要举行新书发布会,让她去京城,她第一感觉就是高兴。

  她自从来到这个世上,还没出过颍河县。而京城变成什么样子了呢?当年家门口那棵百年银杏是否还在?她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是否还有原来的影子?

  孟冉秋爽快地同意了,并问庄子川发布会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庄子川见小女生若无其事,自己一个大男人还在纠结,实在矫情了些,便全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指导孟冉秋应该怎么做。

  到了国庆前一天,孟冉秋请假坐上火车,赶赴明天的发布会。

  庄子川在车站接的她。孟冉秋下车时,看到庄子川像第一次见面时清郎俊爽,没有丝毫被自己骗不高兴的样子,心里大安。

  作者和编辑的关系就像演员和经纪人。孟冉秋的作品通过庄子川得以出版,可以说庄子川是孟冉秋的伯乐。而孟冉秋这匹千里马通过伯乐而为众人所知,她写的作品既是自己的,也与庄子川息息相关。

  “冉秋,这是明天的发布会流程,你先看一下,心里有个数。”车上,庄子川一边开车,看前方车流拥堵,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