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2(1 / 2)
问诊、填病历、开检查,倒是有条不紊。
下午以复查的病人居多。
队排到一个中年妇女,她笑眯眯地敲敲桌子:“小冯呀,我又来啦。”
冯殊抿唇:“金女士。”
这位金女士,便是冯殊结婚当天于半路上遇见后,顶着迟到风险救回来的那个人。而金女士带着家人给冯殊送来的那幅锦旗,现在还挂在病区办公室里。
金女士因为二尖瓣脱垂来仁和求医,点名要求冯殊给自己手术。如今,做完二尖瓣成形术快三个月了,恢复得很不错,见到他别提多高兴,小冯医生长小冯医生短的,还对其他病友说:
“可不要看人家脸长得嫩,就觉得不靠谱。小冯医生医术很好的,心更好,整整救了我两回命。”她拿手指比了个二,“我来看病的时候天气还冷,那个听诊器冰的哟……他硬是拿手给捂热乎了才用,比我女儿还窝心。只怪我闺女太小,也是他结婚太早,不然,这个女婿我认定了!”
“我跟你们讲,要不是小冯医生主刀,我是不会同意做什么手术的,在心尖尖上划口子的事,不是真信得过的人,能同意?”
听她夸张地将自己比得天上有地下无,冯殊低头填着病历,脸上笑意很淡。
这些年,医生都在忙着开各类检查单,将检查交给精密仪器,听诊器这种传统工具使用频率越来越低,尤其是外科。
仁和心外的老主任徐教授坚持认为,医生可以有分科,病人生病却是不分科的,内外科疾病在同一个人身上合并是常有的事,所以听诊器对于心血管医生来说,就好比战士手里的枪,丢不得,于是他下了规矩,自己的学生不带听诊器的不准上岗。
吴新明接手心外科后,这个规矩得到了沿袭,又齐全地传承到了冯殊这一代人身上。
至于捂热听诊器的举动……
冯殊并不是什么感情丰富的大善人,他只是见不得病人们发着光,又很无助的双眼——他们害怕说错哪句话得罪医生,也把身家性命全寄托在医生身上。
大多数时候,冯殊和来问诊的病人只能打几分钟交道,他仍会尽全力表达自己的善意和体贴,去安抚病患的焦虑。
他再次拿起了听诊器。
金女士性格泼辣,主动摆摆手:“这回可不用捂了啊,天儿已经暖和了,你们年轻人又血气方刚的,捂太热把我烫着可不好玩,又不是来拔罐的。”
她说罢忽然一拍脑袋,赶紧从包里拿出个不大的锦旗来:“差点忘了这个!”
上面写着:妙手回春,起死回生……“生”字右上角加了个平方符号。
意思是冯殊救了她两次,简单粗暴。
诊室里其他病人哄地笑了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