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9(2 / 2)

加入书签

  原本,只是在一个小圈子里有流言蜚语说:本地医院出现了多例不明原因的流感。

  接着,医院里的人越来越多,一种紧张的气息,悄悄在人群中传染开来。

  直到胡娇去接周心语水痘出院的那一天,门诊处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连厕所里都是挂水的人群。

  胡娇还特意问了下导诊台的人:“医院怎么这么多人?”

  导诊台的护士就告诉她:“最近是初春,是流感的爆发期,尽量少出门、少来医院。”说完,护士也咳嗽了几声。

  胡娇点了点头,出了医院以后,不知怎么,她就想到了初三那年的非典。想到了那个人人戴着口罩上大街的年代。

  于是在吃火锅前,她顺便去了附近的药店,买了一叠口罩,一瓶消毒药水——这将是她今年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当时,人们以为这场流感,就像从前的那些甲型乙型流感一样,过一段时间就会自动消失。

  直到路上出现了忽然倒下去的人……

  直到医院宣布暂时停止发热门诊接受病人……

  直到记者暗.访了医院,发现隔离区域里绝大多数是医护人员……

  于是,电视上、广播上、报纸上才陆陆续续出现了那个名词,提醒着人们:它不可小觑。

  病毒在肆虐,马路上一时间多了许多色匆匆的人群。

  药店里,口罩瞬间脱销,许多人求爷爷告奶奶去各种渠道买口罩和消毒用品。

  而各大医院则传出了物资告急的新闻,接诊的人数更是达到了一个人们难以想象的数字……

  很快,这场流感的步伐蔓延到了她们所在的小区内。

  不久之后,楼上查出一个N1流感的病人,整座居民楼都被隔离封锁。

  胡娇和周心语也被倒霉地列入了“隔离名单”中(楼上楼下),遭到了关禁闭的待遇。

  ——这场流感爆发之后,全市采取了严密的隔离措施,防止疫情进一步扩大。

  既然她们两个要隔离嘛,政府下达的指令是不准出门,只准小区派人去附近的超市采购物品,送过来。

  至于为何给了门卫大叔500元,只买回来价值300多元的东西,她们也没问,也没敢问。

  ***

  言归正传。

  话说,隔离期间的第一周还好。

  网上的新闻铺天盖地,人群的惶恐慢慢发酵,和当年的非典倒是有点不一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