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2(1 / 2)
课。”
白氏并不给他面子,故意嘲讽道:“你考他功课……你好意思吗!你说是读书人,其实最是粗俗鲁莽,谁知道当年是什么好运,竟让你考中了!哦,不对,你可生生考了两次呢!”
赵宣城被下了面子,脸色铁青,转身就要甩袖而去。
“外祖父,孙儿早就听说您当年科举的成绩,一直想向你讨教呢。”
贺明熠开口留他,又转过头对着白氏笑起来,“外祖母,您别和外祖父怄气,这样孙儿会很为难的。而且,科举向来严格,又岂是碰运气能考过的,当年外祖考了两次就考上了进士,必定学问很是出色。外祖母您不是考生,可能不太清楚这个。”
白氏见贺明熠都开了口,也不愿驳了他的兴致,只斜瞥了赵宣城一眼,又慈爱地对着贺明熠笑了笑,“那你去吧,外祖母去给你准备吃的。”
气氛终于缓和了下来。
随后,赵宣城一本正经地开始指点贺明熠学问,仿佛一定要证明给众人看——他是有真才实学的。
白氏懒得瞧他,转身去了厨房张罗晌午的饭食。
赵氏和贺谨雨则是老老实实地在一旁陪着,看着祖孙二人聊些个“诸子百家,礼义廉耻”之类话题的。
场面一片祥和……
可惜,这祥和场景的主角,偏偏是一向粗鲁的赵宣城,就显得诡异起来。
次日,贺明熠持着嫁妆箱的钥匙,前往英亲王府“押嫁妆”。
贺家也算家底不薄,并着先前英亲王府的一百二十抬聘礼,整整凑够了一百六十抬嫁妆。
这热闹的景象完全不逊于英亲王府下聘那日。
金陵的贵女们不由暗自酸起来,“不过是仗着世家的身份,还敢这么张狂。也不怕皇上再贬他们一次,把他们撵到穷乡僻壤去!”
这可把孔英荻气到不行,直接对贺谨雨扬言,日后必定要在书院好好惩治她们一番。
孔英荻是午后来的。
按照习俗,贺谨雨出嫁前一晚是要与姐妹同床而卧的。可贺温博知道她和贺谨兰不对付,这次送嫁妆也没让贺谨兰来,以免给贺谨雨添堵。
狄氏听说了这件事,直接与白氏商量,将孔英荻送了过来。
孔英荻显得尤为高兴。她自上次生辰之后便没有再见过贺谨雨,实在思念得厉害,一来就喋喋不休地拉着贺谨雨说最近金陵的八卦。
“你说,太子秘密去岭阳处理公务,居然偶遇薛氏女,还一见钟情,带回金陵做了侧妃……”
贺谨雨忍俊不禁。
“可不是嘛,现在金陵贵女除了酸你这门婚事以外,最羡慕的可就是薛家小姐了。太子多情这事,若非被你们这场盛大的婚事压住了风头,只怕早就被御史弹劾了。”
孔英荻见她对这件事,不似方才听到自己的事情时那般浑不在意,趁热打铁地补充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