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2(2 / 2)

加入书签

先生大惊,手里的书掉到了地上。

先生皱起眉头,沉下了一张脸,什么都没说,一抬手,请文博前面带路。文博走得匆忙,先生紧随其后。待一路急行地穿过了半条街,路过无数院子、花园,终于走到文娥卧房门前的时候,先生忽然用手拦住了文博,从袖袋里取出一只口罩戴在了脸上,打算独自进去。文博不放心,跟着先生也进了卧房。先生立马从袖袋里又抽出一只口罩,递给文博。文博犹豫了一下,看了先生一眼,还是戴上了。

文娥已经烧得昏天黑地,对这感觉,她倒是有几分熟悉,就好像是之前在京城时,病重的那次一样,都感觉自己离地府非常近了。

不过,这一次还是有些不一样……

先生一身白衣坐到文娥的床边,在文娥看来,就像全身发光的菩萨一样,让她立刻安心下来。

先生沉着脸,并未给她把脉,训斥道:“你到疫区做什么!”

文娥瘪了瘪嘴,做出一副马上就要哭出来的样子。

先生脸罩寒霜,生气道:“这是你第二次以命相胁。正所谓,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这是我最后一次救你。你老实记清楚了,这样的事,绝不会有下次了!”

先生言罢,捉着文娥的手,诊了诊脉,然后就一言不发,离开了。

文博跟着先生回到别苑,先生将两人摘下来的口罩,扔给丫鬟拿去洗烫,对文博解释道:“此疾乃为飞沫传播,需给病人及看护戴上口罩,事后清洗煮沸,即可阻隔病原。”

先生回屋给文娥开了方子,又拿了一瓶白色小药丸,交给文博,嘱咐道:“此疾来势凶猛,去得也慢,至少需要七天的时间。你们不要太着急,着急也没用,就照我给的方子给丫头吃药,应无大碍。未来几日,我每日清晨都会去复诊一次。若遇特殊情况,你们随时来叫我都行。”

先生对于文娥去疫区这件事,显然是动了真怒。文博得了药方也没敢多逗留,急慌慌走了。

文娥用了先生的药,效果明显。先生又去复诊了两次,往后几天就没再来过。

文博拿着先生的方子,吩咐手下到疫区试用,竟然效果奇佳。除了那些年老体衰的康复较慢,其它病患都好转迅速,疫情因此得到很大控制。但只一样,疫区很多患病的幼儿,由于年纪太小,先生的汤药对他们不太起作用。

为此,文博带领谋臣、武将,郑重其事到别苑去请先生出山。这名义上虽用了一个“请”字,但实际上,这种情况也没人敢不去的。文博亲帅车马,陪同先生到疫区。嘉善县那里,房舍食宿早就准备好了,只等先生一到,患儿家属们遍纷至沓来,排成长长一条大队等着先生问诊。

<br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