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2(1 / 2)

加入书签

在李淏的帮助下,不久之后我顺利地登上了去江南的船只。我把贞兰和玉淑留下来照顾姜姐姐,两人边哭边喊,在岸上跟我告别。

天气清朗,本是海阔天空,我却心塞不已。挥泪告别,我确信这辈子我与这两个小丫头是不会再见了,在这通讯不发达的清朝,我们不但不会再见,就连彼此的音讯,都会沉到深不见底的海里。我收起对她们这些时日陪伴身侧的感激之情,化作虔诚的祝福,希望贞兰、玉淑和姜姐姐能在凤林大君的庇护下,安度余生。

船只渐行渐远,我眺望茫茫远方,不知不觉在海上漂泊了十天半月,船终于由东水关进入南京城。不出我所料,南明一派荼蘼景象,相信我所见到的“父皇”,朱萤雪的父亲,也定如传言般歌舞升平,荒淫纵欲。

果不其然,一路南下,百姓对朝廷谩骂的声音沿着秦淮河飘到了岸上,飘到了兴宁宫。我慵懒地踏上马车,随着“父王”派到朝鲜接应我的使臣前去复命见驾。

途中,我揭开马车的帘子,随时可以看到斑驳的墙面上杂乱的弘光帝选秀告示,更有宦官于南京城中四处搜巷,凡遇美女,以黄纸贴额持之而去。

弘光朝廷和弘光帝,在历史的长河里,不过是昙花一现,而我这个公主,又该如何自处?

李淏说,我做的这个决定,意在逃离,而非回归,我一直以为,风雨飘摇的弘光朝廷,那个朱萤雪的江南,不是司马疏星的。

而身临其境,或许因为对自己民族的偏爱,或许因为朱莹雪的身份,明清易代绝不是事不关己的故事,而是切肤之痛的悲曲,繁花渐欲迷人眼,在我眼里不过是满目疮痍!

见到弘光帝的时候,他正与众大臣在梨园看戏。我做出一副明朝皇帝富丽堂皇的神态来。

我叹息:这大好的河山,白白断送在这些人的声色犬马里!

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却无能为力。

我瞥了一眼这梨园中衣冠楚楚的众人,再三跟使臣确信,中间那个穿着明黄色常服,身体肥壮的中年人就是福王朱由崧,也就是弘光帝,拜倒下去,啜泣道:“父王,女儿想你想得好苦啊!”

弘光帝倒是吓了一跳,久久没有反应过来,半晌错愕道:“萤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