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5(2 / 2)

加入书签

李氏无奈地摇了摇头,虽然眼中有嗔怒,却洋溢着溺爱之情,她移步到东暖阁走廊上的观梅亭坐下,自上而下地打量了我一下,盯着我的眼睛看了一会,微笑道:“你就是司马疏星?小世子的女夫子?”

我低头道:“是,福晋。”悄悄抬头,只见李氏怔怔地盯着我的眼睛发呆,虽然她看着我,可是从她的眼神里,我知道她在想着另外的事,另外的人。

“福晋和格格是来禧春堂摘梅花路过此地吗?”我怪不好意思地提醒了一下她。

李氏回过神来,温婉道:“是啊,早上带东莪向姐姐请安,见禧春堂梅花清香怡人,娇艳欲滴,于是便一路摘了几枝,东莪贪玩,跑着跑着就到了东暖阁,也不知道是不是这野丫头故意的,想要见见她这个世子弟弟。”

我们笑谈了几句,李氏总是有意无意地盯着我的眼睛观察。我想起了那日东苑小书房的女子画像,想起那日多尔衮的异样,也许李氏正好可以解开我的疑惑,试探道:“福晋,你我虽然见面不多,我却觉得您十分和善亲切,不知您是否对我也似曾相识?”

李氏愣了一下,眼神从我眼睛上匆忙收回,欲言又止,最后化为尴尬的浅笑:“有没,没。疏星姑娘花容月貌,难免让人想多看一会。听说你是汉人,当日大清入京,豫亲王发现你时你已经失忆了,这么久了,姑娘至今仍不知家人何在?”

我见她故意转换话题,想是不肯告诉我她的心思,既是意料之中,我顺口道:“当日失散后,就杳无音讯了。”

她颇为惋惜地看着我:“但凡女子身边无亲无故,只身飘零,都是极可怜的。”

我知道她是想到了自己的故乡朝鲜,她离乡背井,自愿远嫁多尔衮做侧室,虽为金枝玉叶,但充其量最多也是个战败国的俘虏,与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的几位福晋相差悬殊,相貌上也并不出众,如果不是生了东莪格格,恐怕她在摄政王府的地位比如今还要不堪,难免她会发出“但凡女子身边无亲无故,只身飘零,都是极可怜的”这样的感慨。

我不喜欢第一次与人交流留下凄凄惨惨的印象,希望打破这样的氛围,笑道:“还好有东莪格格陪着您,她长大了一定会孝顺你这个额娘的。”

不料李氏却陷入了更深的忧思:“长大?我希望她慢点长大才好,这样她就可以平平安安地留在我身边。”<b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