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5(1 / 2)

加入书签

考第三部 分论经的题目是“赦宥”。

  不论是前朝还是今朝,皇帝登基、改元、甚至立凤君、立太女之时往往都会大赦天下,宽恕除了犯下谋反罪之外所有的犯人,对所有已经犯下的罪行既往不咎。这次论经论的都是此举。

  霍宴看了几份其他人的卷子,立意大多推举赦宥,认为此举给人重新开始的机会,宽民意得民心,是利国之举。

  直到眼前这份,通篇虽然用词委婉,表达了对于大赦天下来安民心,为太平盛世造势需要的理解,但核心思想很明确,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把赦宥认为是小惠,而且大赦之后,奸邪根本不会姑息,还会再犯,于民有害,于国无利。

  近年来经字科论经越来越多与治世相关,论经立意并无对错之分,但却最能看得出一个人于政见上的看法。

  霍宴挑了下眉,看了下卷上的名字,是顾允书。霍宴抬眉往顾允书的位置看了眼,这倒是有些出人意料了,老好人顾允书居然不走仁义轻刑路线。

  顾允书没注意到霍宴的视线,她手里拿的正是霍宴那份卷子,她的诧异并不比霍宴来的少,霍宴比她直白许多,一上来便说赦宥于治无益,纵大过,赦有罪,不过粉饰太平,是得不偿失。但在赦宥上的看法,根本上却和她是一样的。

  传阅完卷子,按谢光的惯例,会让得了上上等的学生两个一组互相评价对方的论经文章。

  毕竟小秋闱的上上等是书院夫子打出来的课业等级,常科试时审阅一份卷子尤其是经字科起码要经五个考官的手,过程大有不同,书院大考相比起来阅卷时依赖于某个人的主观性评判更强,比如经字科就主要是谢光的评判,谢光也是想听听她们各自的看法。

  上上等一共也没几个,一上来谢光就点了霍宴和顾允书的名字。

  这两个名字出来,底下那些学生就全都开始摆上了看好戏的脸。

  谁不知道霍宴和顾允书不对付,说是针锋相对一点不为过,让她们两人互相评价对方还不得往死里贬斥对方的文章。

  顾允书手里捏着霍宴的卷子,憋了好一会,她说,“善。”

  霍宴倒是比她爽快许多,她有些懒散地抖了抖手里那份卷子,啧了一声,一副嫌弃的表情,嘴上却道,“大善。”

  晁远对她右手边隔了过道那人道,“我觉得她两今天一起撞邪了。”

  小秋闱过后,谢光单独找所有学生逐一聊过,对她们明年是否适合下场给出她的看法和建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