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1(2 / 2)

加入书签

  接着往下看的时候就着重看物价,果然发现不少问题,买卖不平衡。卖出去的东西价格尤其低,买进来的东西价格都偏高。单看没什么大错,加起来就是一笔不菲的费用。

  “京城的庄稼,只有这几种吗?”徐芷翻看了三个庄子今年的收益,问沈六郎。

  “这个我不清楚。”沈六郎道,他对种地这块好几年没接触了,扬声朝门外喊,“荣五,荣五,进来。”

  等问了荣五京城都种什么,徐芷叹了口气。

  皇庄种的都是一些常见的粮食,乍一看产量都不错,实际上问题很多。

  每个皇庄的地都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租给住在庄子附近的百姓,按时交租,这部分没什么大毛病,毕竟不管人家种了什么租子交上来就行。

  另一部分是难民房的孩子们在侍弄,出问题的就是这部分,庄头可能都没注意,也可能是跟着佃农学的,全部都种了粮食,然后青菜之类的全都靠去外面采买。

  每年粮食下来,留够当年吃的,剩下的卖掉,拿卖粮的钱采购其他生活所需。

  其实青菜还算便宜,只是这样长久下来也是一大笔支出,再加上衣服需要买,庄子需要养护,各种钱下来,卖粮的那点钱根本不够,只能靠皇帝继续拨钱。

  “这些庄头都在哪里找的?”徐芷问沈六郎,毕竟一般的百姓都会算计平日花销,能省即省,退下来的老兵也应该有庄稼人,怎么都没想到呢。

  “皇上身边的人,大多是王府的下人,王妃的亲信,都是看着皇上长大的。”沈六郎道,不可靠的人不敢放出去,毕竟都是皇上的私产,万一有人从中作梗就麻烦了。

  徐芷点点头,这个王妃是皇帝的亲生母亲,娘家也是世家,这样就能猜出来了,庄头可能真不知道百姓的生活。如果难民房的人不知道吃的菜都是从外面买的,那就是真冤了。

  想到这,徐芷拿出来一本采买账本,果然,出账都是从庄子那边划的,只是这采购价格不对,翻看了几页,徐芷怀疑这是个滑头。所有的价格都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变化,看起来没有不对,仔细一想就知道根本不可能。菜是季节性物品,初春和盛夏价格天差地别,而且早晚价格差距很大,毕竟早上是新鲜的价格高,晚上都是剩下的,摊主都会快点处理掉,而账本上根本没有体现出来。幸亏账本都是早晚各一记,不然还真发现不了问题。

  大体翻了翻,徐芷拿出明松几人最后写的总结,明松的还算可以,大体的方面都想到了,明柏的也能提出来几点问题,向西写的就有趣多了,别的没多说,重点强调了猪肉的价格太高,看来一年多的猪没白养。

  让人把向东向南两人叫来问了一下,果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