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0(2 / 2)
“琬华,这就是你家乡啊?难怪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风景美得!”
杭州自古便是江南富庶地带,尽管经历了那十年,可改革开放的春风一吹来,整个城市便重又恢复了活力。在得天独厚的得理位置各方优越条件下,逐渐发展了起来。尤其是轻工业。七零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不能说像九十年代那样高楼林立,但公园、广场、博物馆、体育场,整整齐齐的街道,偶尔马路上还会窜出一辆红旗牌小汽车,都和李岩家乡的城市天壤之别。
望着丈夫只频频对旖旎的风光和整洁的街道赞许的目光,而对那些建筑、汽车什么的毫无惊讶之色,章琬华心细如尘,“怎么感觉你对这些一点都不惊讶似的?你是不是来过大城市?”
李岩顿时一个激灵,差点穿帮,“没有没有。”
“那你怎么一点都不好奇也不惊讶似的?我这么多年没回家乡,看到这些变化都觉得吃惊极了。”
“嗨,有啥好吃惊的,跟我想象中差不多。我吃惊着呢,在心里吃惊,你没看出来而已。这不报纸上天天登改革开放的春风遍地吹吗?我在画报上见过北京上海呢,比杭州还发达多了!”
章琬华想想,好像也是,便也没有多问。
师范类的院校大部分都是娘子军。由于刚恢复高考,有老知青,有老知识分子,结婚生子的什么年龄段的都有,所以章琬华这样刚生完孩子也结过婚的,并非是极少数。大家都是从特殊年代经历过的过来人,互相之间都有几分惺惺相惜,再加上章琬华是本地人,很快便和同学们认识了。
李岩则在学校附近找了个地方带着滢滢安顿了下来,平时章琬华也不住学校而是和丈夫、女儿住在一起。
找工作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八十年代初期,很多都是国有大工厂,你得凭成分、推荐才能进去,有的还是父子顶职那种。那时候也还没开始流行个体户,自己做小本生意的少之又少。人们都还停留在集体主义和计划经济的观念阶段。那安徽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如平地一声雷在全国震惊开了。
不过那年月也有好处,就是人们的思想普遍都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