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6(1 / 2)
里,叹道:“不止玉儿,大多如是,切莫伤怀了。”
第二日探春过来,带着女儿灵姐儿,黛玉叫了初初一道出去玩。
“瞧着她们,就想起我们来,当年诗社论魁首尚在眼前,下辈人又出来了。”探春笑道。
“初初这些年跟着我们在外边,与咱们京里不一样,还得灵姐儿带着玩。”黛玉也说孩子:“如今安顿下来了,她父亲是想让她入学的,前日还去家学瞧了瞧,说了几条让改的。”
“姐夫让初初入学?”探春一惊,随即笑道:“果真是充作男孩子养的。”
“他倒是没这个想法。”黛玉摇摇头:“不过是头一个,稀罕着呢,什么都让学上一学。”
“姐夫果真非凡。”探春有些艳羡,他家那个出身不高,养女儿难免松懈。“说起来怎么不见人?我六年不见,差点认不出林姐姐,对着林姐夫,岂不是更要见面不识。”
“自晨间就进宫去了,还未回来。”黛玉摇摇头,自回了京,就没有一天是在家的。
听了这话,探春一笑:“这可不是在外了,姐夫有能为,日后有的忙呢。”
可不是有的忙,也是一眨眼,便是庸庸半生。
文彰殿。
年轻的帝王端坐于案后,朱笔悬于纸上,却是迟迟不落。总管太监悄声近前,惊动了笔尖的朱砂,落于纸上凝成个小珠。
皇上似乎这才回过神,揉了揉脸,带着些许的不耐烦:“这次又是那几个?”
太后突然欲离宫往五台山去为先皇祈福,皇上这边却是毫无动静,大臣们不知一向亲厚的母子起了什么龃龉,但母子失和,也不能坐视太后离宫,乃大不孝也。于是轮流来劝,皇上不见,就在文彰殿前跪着。
“回陛下,大学士来了。”
本朝内阁大学士不止一个,但能叫皇上身边如此亲近称呼的只一个:明煦明大人。
却不想皇帝一甩袖,哼道:“他来也不见。”
“皇上,明大学士听闻了此事,先去了太后娘娘那里,这是从康寿宫来的。”总管太监垂下头。
“哐当”皇帝齐慈猛地将案几推倒,闭目深喘了几下,终究还是没说出什么不堪之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