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2(2 / 2)
“得贤内助,非细事也。故人诚不欺我。”明煦将黛玉揽在怀里,感受到心中暖流涌动,轻声道:“玉儿,今生得你,实我幸事。”
对一个人心动不必源于她有多倾城的美貌,或是对你重逾期千斤的情谊与付出,或许只是你说出个奇思妙想时,没有讽你天真愚昧,并且认真的认同你的奇妙。或许只是你翻个身,就能瞧见她对你笑。
而你那么好,心动是如此倏然而反复。
等书籍和灵感到来的时间,鸡毛蒜皮的纠纷需要青天大老爷的调解,这边才结束了一个因着一女许二家打的头破血流的事件,又一个因为地头栽树争吵不休。明煦感触颇深的同时,也渐渐融入咸平小城。
“都说孔夫子搬家,尽是书,我看我家玉儿比之也不差了。”在乡下跑了一天测地挖渠的明煦回到家,就见妻子在灯下奋笔疾书。
“你既然要捐赠给官学,这些哪里够使?”黛玉不理会他的调侃,头也不抬的回了一句。
“玉儿多虑,县里设置的官学,大多是十二岁以下在读,在往上就是州府所辖了,是以不必胜在种类,儒经史册必修之类的便好。”明煦前些日子去官学里看,实在有些惨,学生数量尚可,咸平虽然穷,但秀才举人还出过不少,是以读书上还是很有动力的,奈何学舍破旧,书籍匮乏,最重要的是没有拿的出手的师者。硬件设施还可以拨调钱款,捐书赠书,老师却是难寻。
“我如今是四处打听附近有无先生,奈何实在不是钟灵毓秀之地,除了落叶归根的归乡者,留不住人的。”明煦叹气,教育是百年大计,在他还没有规划好之前,还是先解决眼下的事物。
“将打听夫子的消息放出去,有人来寻也说不定,这种事最急不得。”黛玉终于停笔安慰他,世道消息闭塞,稍远一些的要好些时候才会知道咸平缺良师,需要这份工作的秀才公们自然得费些时间来寻。
明煦也知道这个道理,不过是寻了由头跟黛玉说话。他们来咸平不久,开局有些艰难,黛玉也跟着忙碌费心。
“我听她们说,杞县的郑主薄来见,可是为了通渠的事?”见他盯着自己有些出神,黛玉主动询问道。
“杞县与我咸平相邻,若要从涡河引流,必要受影响,他来是与我商议渠水划分问题。”明煦也不隐瞒,将事情稍具体说了。
“咸平河流本就少,临县还要争个一二。”黛玉蹙眉。
“可不止流经咱们这儿,可不就得商量着来,隔壁那位王大人已算宽仁了。”明煦摸了摸妻子眉间褶皱,不以为意。
“刘员外不是要捐资铺路?我去谈罢,我脸皮厚些,玉儿先不约刘太太,专心筹备书籍。”到底怜惜她辛苦,明煦敲定了接下来的安排。
“好。”黛玉笑笑,他与明煦心灵相通,看得懂丈夫眼中的情绪,自然知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