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1(2 / 2)

加入书签

  倒是霍燃笑得肩颤,靠了过去,拈酸吃醋似的,拖着尾音低声说:“那还是在我这儿,杀伤力最大。”

  乔温抬睫,看着汽车顶棚,“……”

  -

  三十几公里的路程结束,一行人下车。居民区的巷道太窄,不好行车。

  他们要住的,是在国内期间,就有驻利志愿者帮忙联系好的旅社。

  阿迪勒领着他们穿过这片居民区,就快到旅社的时候,乔温看见路口有一辆叉车正在作业。

  明黄色的车身,车漆瞧着挺新,却已异常斑驳,看着就像是天天被物尽其用的样子。小黄车正兢兢业业铲着的,是只剩了半截的一处民房,坍在路上的碎石。

  车身上的“LONKING”标志,还是中国的叉车品牌,乔温沉默地端着相机,拍了两张。

  社里是给了每周需要的新闻量和拍摄任务的,就算巴德拉如今还算太平,他们也才第一天到,却也不能放下行李就在旅社睡大觉。

  简单收拾了一下,乔温带着相机和录音笔,周琼秦政威带着摄影机、卫星传送设备、话筒录音笔等等工具,五个人又重新出发上路。

  就算是前线的战火,也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战区普通民众的生活,也不乏新闻报道的切入点。几个人出发前就商量好了,先去巴德拉城区,最大的巴扎。

  巴德拉是利国境内第二大城市,战前人口就不少,内战爆发,更是涌入了大批难民。

  几个人一下车,就看见一位抱着小朋友的阿拉伯妇女,裹着素色头巾,穿着绝对算不上好,却很干净。掌心里握着三支颜色各异的铅笔,正朝着路人客气兜售。

  乔温只怔了一瞬,便摁下了快门。

  身侧的阿迪勒,忍不住低声对她说:“那应该是近郊难民营的孩子。那铅笔……是我们之前带去过的。”他们给每个孩子,发了三支。

  大约是并不需要,妇女手中的铅笔,无人问津。转身想再试试别的机会的时候,便瞧见了乔温一行人。女人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