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7(2 / 2)
**
刚到家,甄妈妈又拉着她开始洗脑,说舅舅他们公司里缺个商务助理,让她过去面个试。
找工作的事情他们几乎从过年开始讨论到现在,找各种关系,通各种门路。
甄澄不喜欢被人做主,更不喜欢在熟人眼皮子底下工作。如果她真去做那什么助理,估计这辈子就逃不开妈妈的掌控了。
可拒绝得次数多了,母亲大人也不高兴。
“你看你这成绩,每门都是勉强及格,奖学金一次都没拿过,没参加过社团和学生会活动,以后毕业了怎么找工作?”或许是上一代人的经历不同,他们对大学不包分配这件事总是心怀芥蒂。
母女两之间聊着聊着就火药味十足,最后不欢而散。
第二天一早,甄妈妈又像没事人一样过来跟她打听认不认识什么好的补习老师,说是小表弟余波这次期末考又栽在文科上了,老师说再这么下去中考会大有问题。
妈妈说起这事时那指点江山过来之人的模样让甄澄忍俊不禁,她发现人很神奇,正在为自己的事情焦头烂额的时候,一旦看到别人家的苦恼,突然就变得没那么烦了。
她想起自己初中时的英语老师是全区有名的,但她招生也有要求,只收重点中学的学生。据说是对自己的教学成果期望高,不想影响多年积累的口碑,所以从不收基础差的同学。
舅舅一家听到这消息就像找到了救命稻草,“好啊好啊,要求高的老师好。”
当下拍板说钱不是问题,让甄澄帮忙过去说说,请对方报个价。
钱不是问题,有钱人总喜欢这么说。
可对于甄澄而言,这事却比登天还难。
首先,她要以毕业六年多的学生身份去跟曾经的老师套近乎。
然后,她要用钱去动摇对方的原则。
这事听起来也太厚脸皮了,她才不肯干。
于是甄妈妈又不高兴了,她大概觉得自己常年受娘家人照拂,难得有个机会能帮帮对方,女儿还这么倔强不肯配合,自然是气得胸闷。拉着她好说歹说一堆大道理,还盯着她在通讯簿上翻电话。
她觉得很烦,想着爸爸在家时总会帮着她。
可惜一家人总是聚少离多,家里还是妈妈说了算。
最后极不情愿地给老师打了通电话,当她说起自己叫甄澄时,老师居然还记得她。
有些纳闷,她不是那种成绩好到拔尖的人,也不是那种会和老师搞好关系并在毕业后多年都保持联系的学生。
“我当然记得你,甄澄嘛,成绩虽然一般但很努力的一个孩子。你后来考了a大,对吧?很不错啊。”老师的话稍许缓解了她的紧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