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4(1 / 2)
醒来时,已是第二天早上,掉下去的窗帘昨晚也没来及挂,上海的阳光从窗棂里照进来,明媚得让人睁不开眼。这一觉是如此深沉和漫长,一路在船上,几乎没得到好好休息,即使睡了一夜,依然还腰酸背痛。
安娜摸了摸肚子,很欣慰。为了宝宝,她强制自己学会了没心没肺,要平静,有事不要往坏处想。
下楼时,她看到陶伯正垂首站在门外,后面跟着两个人,每人抱了一摞厚厚的账本。院子里还有林伯,在擦洗汽车。好像戴家回来了女主人,以往的汇报、请示、干活的老习惯也“唰”地回来了般。
安娜苦笑,自己可不会管理公司和人,也看不懂、听不懂太复杂的账目。
她坐在客厅里,就看着陶伯进来,煞有介事地让那两个跟从把账本放在桌上,然后规矩地垂着手,向主家汇报八一三战事以来的损失——真是惊人的损失!每一笔都数以亿计、十几或几十亿......安娜听着有些木然,毕竟数额再庞大,现在钱也不值钱,就是一堆数字而已,但多少座工厂被毁,多少幢办公楼需要维修,才真正听得她心惊肉跳,原来戴宗山真的富可敌国,这种损失对他也像一个国王失掉半壁江土。
安娜懵懵懂懂听了半天,禁不住打了呵欠,陶伯一下子就不好意思了,“老板没回来,得向您汇报一下。您有知情权。”
“我有知情权,但我也不太清楚应该怎么做。您觉得怎么做合适,您就怎么做吧,等老板回来,您再向他汇报一遍。”女主人说完,又想起来了,“我的纺织厂和面粉厂怎样了?”
“纺织厂在战事中,遭了炮轰,引起了火灾,把纺织品和厂房烧得一干二净。面粉厂好一些,只是半个厂房受损,设备都完好无损,现在正一边修葺厂房,一边正常经营生产。只是工人的工资,因为通货膨胀胀,提高了好几倍,还没来及向太太禀报......”
“很好,应该提高工资,否则工人也没法活了。”
关于自己名下工厂状况的账本,安娜也没心思看,坏消息还需要看不堪的细节么?她让陶伯把账本放到戴宗山办公室去,自己便出了门,坐车去娘家和南京路自己的店铺看一眼。
林伯开着车,一路轻言慢语地述说,淞沪战争打得有多激烈,炮弹在城市上空乱撞,子弹在大街小巷乱飞,不说士兵,就是平民都死伤如白菜萝卜,大街上乱七八糟躺着的,到处是人的尸体,很多人在大街上奔跑时就给活活打死了,一些人在自己家里坐着,一炮弹落下来,就上了黄泉路......那三个月,整个城市如人间地狱。
安娜在一路逃亡的路上,也受过苦,也见过大量难民的死伤,听着竟有些麻木了。
安家的小楼破损了一角,但是修好了,墙缝里有新旧水泥的痕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