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6(2 / 2)

加入书签

  勤政殿内,皇帝眯着眼睛看向跪在地上的宁王,“这么着急见朕,有何要事?”

  语气之中是难以掩饰的厌烦。对于这个儿子,身为九五至尊的他也颇觉无能为力。

  因为宁王不仅愚蠢,还自以为是;不仅自以为是,还嚣张跋扈。

  说白了,但凡他有第二个选择,也绝不会把皇位交给宁王。

  可惜他没有,他的另一个儿子、他的长子,多年以前就和宸妃一起葬身火海之中。

  那一天,恰好是他生辰的第二天。

  这么多年,他一直在想,如果他在前一天的万寿节上没有喝醉,是不是关雎宫就不会起火?

  即便起了火,他也可以有时间去救她们母子,而不是第二天面对一堆废墟和两人的尸体痛哭到昏厥。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而从此,他就再也不想过生辰。

  所以,他年年都会提醒各宫,提醒太后,不要大操大办,只想安安静静地吃一碗寿面。但是,没有人真的把他的话听在耳朵里、记在心里。

  他又不能因为别人给他过生辰而大发雷霆,否则一个不知好歹、不辨是非的名声就要传出去了。

  人人都以为,皇帝是天底下最自由的人,可谁又能知道,他其实是最不自由的。

  连生辰怎么过,都做不了主。

  方才,他想到此节,又想到横死的宸妃母子,就觉得心情无比沉重。因此才吩咐薛怀瑾守着门口,自己在这大殿中独自坐着。

  没想到,就连这么片刻的安静,别人都不肯给他。

  宁王,这个不孝子。别以为他做的那些嚣张的事情,自己都不知道。

  宁王虽然看出来自己父皇心情不佳,但是他哪里知道原因。想着正好有个讨好对方的主意,要趁着此时说出来。

  于是便笑着道:“父皇,儿臣想了个过万寿节的好主意,想讨父皇的旨意。”

  听见“万寿节”这三个字的时候,皇帝就冷了脸。

  他根本不想过万寿节。

  因为多年前的这天,他因为喝醉误事,错过了救助宸妃母子的机会。

  “不必费心了。如今国库不丰,还是省些银子吧。”皇帝言语淡淡,显然是并不感兴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