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2(2 / 2)
韩恕立在一旁,想想京城的传言,隐约有了答案。
云修牵着沈清平过去,礼节性地对二人颔首,邀请他们父子坐下,再拉着沈清平一道入座,方才介绍:“这位是左相府的四公子沈清平。”
他一说完,韩祐心底便有了数。
半年前,左相府突然多出来一位沈夫人跟小公子的事情传得沸沸扬扬,即便当时韩祐正在府中休养,也听过此事。
韩祐时常会跟孟鼋打交道,心里明白,孟鼋虽然有些傲气,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无论是在政见方面还是在才学方面都极为出色。
因而,韩祐私底下跟孟鼋也有交情。
就他所了解到的孟鼋而言,孟鼋应当不是那等负心人。
不过,知人知面不知心,即便孟鼋年轻时候有过那么一段荒唐,也不奇怪,朝廷中后宅内一堆风流韵事的官员不在少数。
相比之下,孟鼋这事儿实在不算多惹眼。
之所以引起京城内的轰动,无非是因为孟鼋今时今日的身份地位罢了。
韩恕主动跟沈清平打招呼,“在下韩恕,见过沈四公子。”
他对这位左相府的四公子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好感。
或许,是他想到了那位曾经去参加过寿宴的沈公子。
沈清平抽出被云修握住的手,从韩恕的声音分辨出他的大概位置,勾出一抹微笑,“韩公子好。”
云修掌心突然被抽空,顿觉心头也跟着空落落的,他的指腹摩挲着,似乎还在留恋牵住沈清平手时的感觉。
来日方长。
他不着急。
四人互相认识过后,韩祐说出此次前来的目的,“创办青山学院,对外是老夫的兴趣,实则,却是当今圣上的旨意。”
韩祐在官场多年,早已身心疲倦,再也不想陷入尔虞我诈之中,并且,他近年来在为朝廷办事上也愈发力不从心。
是以,早几年前,韩祐便有了退下来的念头。
不过,他并没有想要韩恕继承的意思。
朝廷这摊浑水太深了,以韩恕的心性和脾气,难免会在不经意间得罪了谁。况且,韩恕心思不在朝廷,而是更喜欢平淡度日,宁可去到书院教学。
如此正好合了韩祐的心意。
韩祐那日递了辞官文书,本想远离朝廷纷争,却没想到,当今皇上还是给他在临走之际丢出来青山学院这么一个难题。
身为臣子,他莫敢不从。
关于韩祐提起的此事,云修清楚。
沈清平则心里更加明白了,可能外面不清楚的人到现在都还以为青山学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