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1(2 / 2)
“听说我要开店,又怕耽误事儿,一定要出院回家,让我赶紧来北京。”
郭叔总是生小郭的气,但总归还是心痛儿子,杨瑾便说:
“这是郭叔心爱之物,轻易不要转出去。”
“我知道了。”
鲁盼儿也提醒小郭,“不如在这石台上加一个玻璃匣子,再将定窑碗放进去,既不影响大家欣赏,也免得不小心碰撞摔坏了。”
玉楠抢在前面点头答应,“这东西既然如此值钱,是要小心。”
第209章 无人应声
兴庆和开业了。
铺子小小的, 顾客也不多。
看起来冷冷清清的, 可鲁盼儿知道他们的生意很是不错。
毕竟邻居, 鲁盼儿坐在店里就能看到进兴庆和的人,一类是送货的,他们在乡下收到古玩, 送到兴庆和,小郭会挑好的留下, 给的价当然要比文物局高一些;还有一类是外国人, 由翻译带着, 来买中国的古董。
薄薄的墙并不隔音,有时鲁盼儿还能听到外国人、翻译和小郭的对话。
带外国人来的翻译应该是得了小郭的好处,总是热情地帮小郭向外国人推销兴庆和的古玩。
一个文物局收购点只出五元钱的瓷碗, 外国人至少要花一百元才能买到。
这利实在太高了!
自家一件毛衫只能挣三四元钱, 最多的还不到五元呢。
鲁盼儿回家免不了与杨瑾嘀咕几句,“这生意和生意真不一样啊!
兴庆和做一笔生意,差不多就能挣百八十元钱。”
“他们的利还不算大的, 过去古玩界有一句话, ‘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你想想这是多大的利?”
鲁盼儿呆了,“一笔生意吃三年?
那是多少钱的生意啊!”
“要么, 我们鲁老板也改行做古玩生意?”
杨瑾就笑。
“我家要是开古玩铺子, 一定能挣许多钱。”
鲁盼儿抬眼看看满屋的摆设, “随便一样就是镇店之宝, 都能标一万元钱的价签。”
小郭给宋定窑莲花瓷碗标了一万元的价签,每每有闲人随意逛逛进了兴庆和,见到都会吓得立即退出来。
“我们家的这些东西,拿到店里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