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35(2 / 2)

加入书签

  小春婶儿还想着刚刚的事, “翠翠, 你做生意早, 攒下本钱, 现在又买拖拉机又开商店挣钱,成了万元户,大家都羡慕。

  我们九队又不一样,分田之后家家日子是比过去好,可也没好太多,我想着带大家一起凑些本钱也做点儿什么。”

  前边的田翠翠赶紧扭过头,“大家凑本钱做事儿肯定不能成。

  小春婶儿你可不要张罗,事情办不成赔了钱反倒落埋怨。”

  “你怎么知道不能成呢?”

  “商量的人一多,事儿就难办。

  为什么要包产到户,就是这个道理。”

  田翠翠说:

  “我们家生意上的事都听我的,我爹、我娘、我哥、我嫂子、还有郑峰说了都不算。”

  “要是听他们的,拖拉机到现在还买不成呢,更别说其它的事了。”

  “一家人都这样呢,更别提一个生产队的社员了。

  自从包产到户之后,我们八队一次社员大会都没开成。”

  “你说的是有道理,”自从包产到户后,种田、交公粮都由社员们自己安排,生产队的责任少多了,也就很少召开社员大会,但是小春婶儿想了想,“不过九队与八队又不一样。”

  “八队过去整天弄些没用的不好好搞生产,包产到户各家给自已干活儿,粮食产量增加的就多。

  不过,大家日子虽然比过去好多了,但也只有像你这样有本事的才成为万元户。”

  “我们九队过去工分就高,包产到户后粮食产量变化没有八队大,更没冒出万元户,所以我得带着大家一起想办法。”

  鲁盼儿听了一会儿,还是支持小春婶儿,“最重要的是,九队社员们大部分都很团结,也都信任队长。”

  田翠翠想想也承认,“小春婶儿张罗着做事,大家还能听的。”

  “就是不知道做什么好,”小春婶皱起了眉,“买拖拉机、开商店田翠翠已经做到了前头,我们总得另想一样。”

  “要么你们也开一个粉条作坊?”

  田翠翠就说了自己的打算,又马上给小春婶儿算出一本帐,“大家一起做粉条,做好了我还可以帮你们运到襄平县,联系卖货。”

  “九队水田多,旱地多半种玉米,土豆种的不多,做粉条不如八队方便。

  若是从别的地方买土豆运回来做,就要投本钱,赔了可怎么办?

  我还是要想一个最适合我们生产队的法子。”

  小春婶儿摇摇头,若有所思。

  虽然搬到了北京,可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