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4(1 / 2)

加入书签

堆古钱混在一起,生了锈,连成了团,“我用螺丝刀撬,已经断了几枚,再不敢动,过来请你帮忙。”

  杨瑾看了看,“不能硬撬,应该用化学药品浸泡除锈。”

  “什么化学药品能行?我一点儿也不懂啊!”

  “上次除锈用的药品还剩一些,我们试一试……”

  鲁盼儿见两人一心琢磨那铁疙瘩,倒了两杯茶便出来,叫丰收丰美准备做饭菜,待做衣服的人走了,自己下厨炖了一只鸡;切了一盘午餐肉罐头;炒一盘花生米;又将养在屋里的蒜苗剪下一把炒了鹅蛋,还做了个萝卜粉条汤,最后烙了煎饼。

  中午时分,杨瑾和小郭已经取下了几枚钱币,看上面的款识,有一枚正是少见的古物,两人便又接着调化学药品,丰美过去叫了两回都没动,鲁盼儿走过去板了脸,“那东西就是再好,也不顶饿,饭还要吃的。”

  “就来了,”杨瑾见妻子不高兴了,只得小心地放下那个铁疙瘩,到了桌边却又笑,“忙了一上午,我才觉得饿了呢。”

  小郭见了煎饼也开心,“刚出锅的最好吃,我可不客气了。”说着摊开一张煎饼,夹了午餐肉、蒜苗炒鹅蛋放在里面,卷成一个卷子用手捧着吃了。

  鲁盼儿哪里是真生气?不过是叫他们按时吃饭而已,笑着拿出酒来小郭倒一盅,“杨老师不能喝,你自己多喝点儿。”

  小郭喝着酒说:“山东人就这么吃煎饼,没有菜就卷白糖,或者卷大葱……”他前些日子去山东出差,铁疙瘩也是在那边得的。

  丰收丰美瞧着新奇,也跟着学,“果然很好吃!”

  正热闹着,又有人过来了,原来是刘家兄妹。

  来往时间久了,鲁盼儿也就认识了一些做衣服的人。第一次开着县委轿车到自家来做衣服的兄妹姓刘,哥哥是县委的,妹妹是文工团的演员,家里条件很好,不只妹妹做了不少衣服,就连那位从没见过面的嫂子也做了几件。

  这一次刘妹妹来自然还是做衣服,她从包里拿出一块料子,“鲁老师,你能做雪花呢大衣吗?”

  鲁盼儿接过来一看,浅浅的灰色呢子上面带着细碎的小白点儿,果然像飘了雪花的天空,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摸起来又很细腻,“真是好料子,不过我没做过。”

  “你既然知道是好料子,就一定能做好。”

  鲁盼儿就笑了,想了想也觉得没问题,“那好,我就接了这个活儿。”

  那边小郭与司机师傅笑着握手,“没想到在这里遇上。”又拉着他道:“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北京来的知青杨瑾……这位是襄平县委办公室的主任刘北,刘主任的妹妹刘南可是县文工团的台柱子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