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1 / 2)

加入书签

/>  谢鑫鑫似乎对秦老师印象很好,说了很多他的事,总之他很开明,对学生很不错。他又提到,去年刚开学后不久——应该是十月份,他还找来了一个在美国大学做过田径教练的人给他们上过一节课,那堂课给他们印象也很深刻,可惜那人之后就没来过了。

  祁天在喝水,一口水差点呛在喉咙里,咳嗽了几声。他问:“那个教练长什么样啊?”

  “看不出是搞体育的,”谢鑫鑫说,“他看着很文青,还留那种有点长的头发,长的挺帅。怎么说,有点像《明月几时有》里拍的那种民国先生。”

  “你还看这个电影了?”

  “不怎么好看,学校有次放的。感觉故事都没讲完。”

  他想想,又悄声补充:“当时队里那些女生都很喜欢他,还去要微信来着。”

  祁天:“……”

  不管怎么说,听到别人这样夸赞和自己朝夕相处的人,祁天总觉得有点别扭,即使他承认对方说的是实话。也可能因为别人了解的永远只是一个侧面,而祁天可以看到的则是丰富的多棱面,所以那种出自他人的评价他听着总是半虚半实的。

  祁天得知,谢鑫鑫他们平时其实不怎么看国内的比赛。他们跑步,但对国内的田径新闻并不关心,因为华国的田径水平与世界相差太大。以男子百米短跑为例,博尔特的世界纪录都到九秒五八了,华国人百米跑进十秒还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听了这番话,祁天松口气,但觉出一丝淡淡的悲哀来。博尔特也是他的偶像,但他不觉得国内这种相差悬殊的比赛就是没有意义的。每前进一次,从闯不进世界决赛到突破十秒大关,相对于自己就是莫大的突破,相对于世界最高水平也是一种可贵的追赶。

  如果非要只有世界冠军才有意义,这么多的运动员,恐怕只有那一两个人的运动生涯是有所成就的吧。但这显然是不合常理的。每个人的存在都有无可取代的位置,而人活一生,就是一个去找寻去确证的过程。

  祁天始终相信,热爱跑步并为之燃烧本身就是跑步的意义。

  所以只要这份热爱还在心底一天,他应该就会忍不住在跑道上一圈又一圈地跑下去。

  哪怕他选择的道路前方只有两条岔路,一条功成名就为人吹捧,一条摔倒在地被民众掷以顽石。前一条路只是暂时的,最后终会汇集到后一条路上,然后经受同样的结局——被遗忘。他依然会走下去。

  过去他试着逃脱,现在他明白,即使石头丢在他身上,他也会有表情的,哪怕是哭。总比走一条从始至终面无表情的路要好。那样人就不再是人了,只是一种行走着的动物而已。

  跃入奔流,与浪潮展开搏斗,好像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突然地,自发地,他有了这个念头。但他尚无足够的将它付诸实践的勇气。

  晚上独自留下来写完数学作业,祁天拎着包出来跑步。他把包挂在一边单杠上,沿着最里圈做三百米反复跑的练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