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2(1 / 2)

加入书签

成为一个目光长远的“政治家”,在恶劣的,和更恶劣的选项里,被现实逼压着去做出一个抉择。

  大抵是心底里仍然抱有一丝莫名的希望,锦颐虽说最终同意了张腾宇提出的法子,却也还是没忍住补充道:“先去见见第二十九军的军区司令和军长,找他们谈判谈判。如果不成,再带着将士们攻入南京。”

  第二十九军,是当初她领着红七连的士兵们隶属着的部队,也是秦非正同国民政府搬离之后,身负重任据守在南京的部队。

  在国民政府搬离的时候,据说秦非正是想要第二十九军的军区司令,带着军队一起前赴洛阳的,可最后,是第二十九军的军区司令亲自请命,代替了另一军部,领着第二十九军的二零一师守在了南京。

  第二十九军的军区司令是闻名全国的爱国将领,而他们,他们的本意也并非是真正要去占领南京,他们只不过是想不受任何拘束的去同日军进行抵抗罢了。

  所以,在做出要同第二十九军的军区司令进行交涉的决定时,她难免是希望能够不动干戈,便得到他和二零一师的配合的。

  锦颐转过了身,没再理张腾宇三人,便径直回到了总司令部去。

  而张腾宇见锦颐离开了,便也没再耽搁,赶紧领着韩越和潘明飞,便召集了各级别的军官召开会议,预备委派同他们一齐出发前往南京的将士。

  消息传播的速度,远比他们想象得要快。尤其是在上海这座城市里产生的消息,传出的速度更是比他们想象中的要骇人许多。

  他前天才同司令参加了英国领事的舞会,昨天,消息便已传遍整个上海。及至今天,全国的报纸上就都已经出了新闻,根本就压不下来。

  想必,便连司令今天同日本的植田吉三郎签订协议的新闻,过两天也会变成全国皆知了。

  军队里出来的人,执行力都是惊人的。即便张腾宇他只是担了个出谋划策的文职。

  因着铁血军刚刚战胜日军,守住了上海的缘故,他并没有准备带着全部铁血军五万将士共赴南京的打算——

  即便签订了停战协议,他们仍旧是得要防着日本人的。

  更何况那第二十九集团军守在南京的,也不过是一个师,纵使加上了民军的备用军官们,国民军校的学生们,也不过是一万多人,根本便用不上他们五万人的兵力。

  想了想,张腾宇花费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同样也只清点了万数的将士,着人将预计要花费的弹药武器全部装备在了一辆军车上,便同锦颐打着报告,通知锦颐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

  三月二十日。

  因着南京同上海相邻,离得实在太近的缘故,锦颐领着万数的将士们,甚至都未曾搭乘火车,便连夜驱车,赶到了南京市外的郊区,搭了一处简易的营地。

  她没让将士们进到南京市的城市里,便是不想让南京市百姓们的生活,因为他们的到来而受到影响。甚至连同在一片郊区的国民军校、和第二十九军的驻军营地,她也领着将士们未曾惊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