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4(1 / 2)

加入书签

多久高芳芳也会入京,但不管这高娘子入不入京,小夏都免不了先讨好这位高娘子。

  董念认命的当起了模特,任由小夏搬弄,

  ……

  “原来是用了这等丝线,我就说这裙摆微动时仿佛有月华流动。”高娘子本身也很擅长绣活,对于丝线等颇为了解,因此和小夏交流起来轻松很多,甚至对于某些细微之处还有自己的想法,让小夏听得直点头,但一旁的庞雅琴便对这些不感兴趣,起先对小夏讲解衣服巧思时还挺感兴趣的,到了后面两个人聊起布料绣工时,便开始昏昏欲睡了。

  “看来邀小夏果然没有错,也辛苦这位董娘子了。”

  “不辛苦不辛苦。”小夏连忙帮董念回答了。

  “待我去到京里后,一定多给你的留仙庄美言,到时……”

  “到时可要给我们高娘子免费制一身儿衣裳。”这两个人终于聊完了,庞小娘子连忙凑过来,接话笑道。

  “那是自然,二位娘子放心。”

  听小夏似乎是解决好了,董念终于放松下来,捏了捏酸软的手臂。看到面前两个小娘子面上对她的动作有所惊诧。

  呃……“我年龄应是比你们大,又只是平常妇孺,行为粗陋,二位娘子见笑啦。”董念一派大方姿态,高芳芳和庞雅琴也不是不好相与的,很快几句话就和董念熟络起来。

  适逢一个丫鬟入内奉茶,“小姐,鹿鸣书院的诗会已经开始了。”

  “已经开始了呀,芳芳那我们都出去瞧瞧吧。”庞雅琴先一步掀开门帘到了甲板上。

  董念随后也跟着出去。

  这鹿鸣书院今日的游湖诗会,形式为三者互相出题,或行飞花令或出对子,亦或是由各方夫子出论题,本来依秦夫子的性格是不可能举办这种诗会的,秦时月以前年年都缠着她爹要办诗会,“咱们鹿鸣书院可是禹州城一等一的书院呢,连隔壁镇开了诗会,我们干嘛不举行嘛~”

  但秦夫子年年都皱着眉头拒绝。

  今年却有点特殊,大抵是秦夫子终于开窍了,也给众书院学子一个交流的机会,这才有了这游湖诗会,但是刚刚从庞雅琴口中得知的,也不知是不是秦夫子开窍的真相——秦夫子独女,也正适龄呢。

  诗会占了两只船和一方长廊,两艘体量不小的船舫占了颇大一片水域,连这边几个停泊小舟都码头都出不去,而在两船一廊形成的三角之势的中央,早就请了禹州城内的能工巧匠打造了一只足足两丈之高的布幡,上面笔墨浓厚四字:湖畔诗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