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1(1 / 2)

加入书签

  刘夫子闻言不甚满意的说:“坐吧,意思对了,但作答时,说得结结巴巴,不成体统。”

  “是……夫子……”许佑小团子应答一声连忙坐下。

  肖宝林坐他前头,用书挡脸偷偷转过头去看,果不其然,许佑坐下时小脸就涨得通红,噙着泪忍着哭,他趁刘夫子转身没注意,小小声地对许佑说:“诶诶,你站起来都说对了的,好厉害啊!”

  “肖宝林交头接耳作甚,起来将《学记》背一遍。”

  糟糕,被刘老夫子逮住了,肖宝林哭哈着一张脸站起来,“是…”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xǐao,小有声音)闻,不足以动众……

  许佑见肖宝林被自己连累站起来罚背,泪珠挂在脸上,担忧的看着他背,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讯言…后面是什么来着,这《学记》他才看没两天,本身记不太全,被突然叫起来更给忘了一大半,卡在这里背不下去了,低着头不敢看刘老夫子脸色,

  要是叫起来的是小孟弟弟就好了,他昨天见小孟弟弟翻看两眼就能背下来了……

  孟锦书听旁边这小不点儿要背不出来了,要是一会儿被罚留下来就会耽误回去的时辰了,半天没有见到董念了,他此时心思早就集中不了,索性翻到《学记》那一篇,将书摊开了放桌上。

  救星啊!小孟弟弟好样的!不枉我平日里对你这么好,肖宝林心下雀跃,微低着头,瞟着书上的文字,终于将剩下的内容悉数背出。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恩……尚可,德行很高的人,不限于只担任某种官职;普遍的规律,不仅仅适用于那一件事物;有大信实的人,用不着他发誓后才信任他;因时制宜的人无所不可不拘于一途。懂得了这四点,也要抓住根本的道理。

  可知何谓根本的道理?哼,孟锦书你起来说。”

  “回夫子:正如《学记》中说的,古代的三王祭祀江河的时候,都是先祭河而后祭海,这是因为河是水的本源,而海是水的归宿。先祭源头,这便是抓住了根本。”

  刘老夫子翻着书页,“尚可,坐吧。”

  待孟锦书坐下后,他又说:“咳,你们来书院求学,将来科考,立得根本是时时刻刻勤勉积累,是将我给你们布置的课业牢记于心,今日讲完《学记》回去后多加温习,明日来默。

  今日到这里,散了吧。”

  说罢,刘老夫子卷着书过了屏风走了。

  等着刘老夫子一走,原本都跟焉了的小鸡苗一般的小团子们都一窝蜂的蹿了出去,肖宝林也快速的整理好书案,“小孟弟弟刚才多亏你了!咱们走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