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0(2 / 2)

加入书签

  孟锦书拉着董念手摇了摇,盯着青年说:“这是许夫子。”

  恩???

  董念:“许夫子?”

  “正是在下。”

  “原来如此,还望夫子今后多照顾我这两位弟弟。”

  许夫子连忙摆摆手,“姑娘我在书院里才疏学浅,教课也都是基础的,实在是…”

  “能在书院做夫子,自然是有文采的,夫子不必太过自谦了,”董念温和一笑,“此正晌午,便不耽搁夫子了,秋秋,小宝咱们走吧。”

  转身走了一段后,董念跟两边的小团子说到:“那就是你们书院的夫子呀?”

  “那是许夫子!我们书院最年轻的夫子呢,大家都喜欢上他的课,但是他呀,不像刘夫子一样凶巴巴的,就有很多人在他的课上捣乱呢。”肖宝林摇头晃脑的倒豆豆般说着这位许夫子的事。

第21章 春日与香椿

  三月里莺飞草长,镇上大街行人络绎不绝,正是一年里青龙镇最热闹的时候,商人走街串巷叫卖声此起彼伏,茶馆说书也正是精彩之处,听得底下有闲心的公子哥们拍手叫好,肖大娘家的同福馄饨刚忙完一阵,董念和肖大娘这才有时间歇一口气。

  董念自腰间取出丝帕擦着后颈的汗,“这天儿越来越热起来,也不知道秋秋他们在书院会不会热到。”

  肖大娘笑道:“我瞧你呀,就是瞎担心,那些小子们在书院端坐着看书,又不像你我这般,哪儿会热到。”

  “也是啊。”董念又将丝帕塞回腰间,见又一位客人走进来,笑吟吟的招呼去了,“客官,里面坐!要点儿什么?”

  热闹长街往前蔓延,至尽头左拐,生生辟出一出清净之地,正是青龙书院所在。

  菊园内,小团子们穿着统一的蓝色布衫,将书本立在胸前,摇头晃脑的读着,最前面书案的刘夫子站起身,抚平一侧的褶皱,走到下面来巡视。

  待小团子们声音减弱,以刘夫子经验看是读到末尾了。

  清一清嗓,刘夫子用他那破铜锣嗓发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此作何解啊?”

  一一扫过下方学子的脸庞,“许佑,你起来说说。”

  “啊…是…是”许佑突然被叫到,在众多同窗的注视下,战战兢兢的起身,向夫子拱手,“回、回夫子,玉不琢,不成器;是说:玉石不经雕琢,就、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学,不知道,就是、是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一番话说得结结巴巴,但是是说对了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