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2 / 2)
刘小木眼睛瞬间就亮了, 迭声道:“不忙不忙!师父您等我一下!”
他麻溜地跑出去拿了笔记本和笔。他知道这大概会是一堂大课,怕来不及记笔记, 于是又从抽屉里找出一支录音笔。准备好听课的设备,他火速跑回韩闻逸的办公室, 一副好学生的样子在韩闻逸对面坐下。
“你先跟我说说你给来访者做心理咨询的思路。”韩闻逸没有直接扔知识点,反倒是让刘小木自己说。
刘小木啃着笔回想教科书上的内容:“心理咨询, 或者说心理治疗吧,主要分两大类, 一类是行为疗法, 一类是非行为疗法。细分……”
“不用细分。”韩闻逸打断,“要真细分, 有人能分出几百种来。”
刘小木尴尬地挠挠头:“啊……不分流派要怎么说啊?”
韩闻逸微微皱眉:“早年心理咨询是分很多流派, 每个流派之间壁垒分明。然而研究证明, 不同流派的治愈率事实上相差并不多,所以现在大多咨询师都采用综合疗法。”
他顿了顿:“所以, 流派并不重要, 重要的只是你的思路。用你自己的理解简单点说说看, 别背教科书。”
“哦哦,好的师父!”刘小木忙点头。
“首先先建立起跟来访者之间的信任。”刘小木说,“然后,想办法找出来访者的症结所在……”
跑来做心理咨询的人,肯定都能说出自己的问题。比如“我跟我女朋友分手了我心里特难受”,“马上要考试了我担心得睡不着觉”。如果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可愁的人,基本也不会犯愁了。
可问题是,他们自己说的这些都是表征。心理咨询师得想办法透过问题看本质。比如有人一上班就焦虑,换了五六份工作都治不了这毛病。心理咨询师跟他聊了几个月才发现,其实他导致焦虑的真正原因不是工作,是跟家里强权的父亲的矛盾。要是不能弄清楚问题的本质,甭管怎么折腾他跟他的工作,他的毛病也治不好,因为病根就找错了。
”那你说说看,“韩闻逸继续提问,“怎么找出症结所在呢?”
这个问题刘小木不是很敢回答。教科书上那些案例看答案推线索都挺简单,实际生活里,一千个心理医生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患者。
韩闻逸见他不答,就说了自己的答案:“学会找他们身上的矛盾点。”
刘小木在笔记上写下关键词。
“我接触过的所有需要接受心理咨询的人,都是很矛盾的人。他们或许看起来很坚强,其实内心很脆弱;他们可能看起来很独立,其实内心对亲密关系极其依恋;他们可能看起来很缺爱,却一跟人接近就逃跑……”
刘小木一边听讲一边拼命点头。别说病患了,就是普通人,几乎所有人都有矛盾的一面,或轻或重。
“内心的矛盾一定会在言行上表现出来,所以,仔细观察他们的言行,找出那些矛盾的地方。”
刘小木赶紧记笔记。
“很多人会以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和他的语言不一致,那就说明他在说谎。其实未必如此,虽然不排除他们的确有撒谎的可能性,但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人们的语言都是在表述他们的观点——是他们自己的确相信着的观点。”
韩闻逸接着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