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8(1 / 2)

加入书签

栽烟养猪都是两个大项,所有人摩拳擦掌,拭目以待。

  杜家人怕淼淼一个人在家无聊,带她去公房帮着会计师傅算工分。这一年几乎没人敢再偷懒,每一家的工分都很多,所以分到的钱和东西也比去年翻了个倍。杜家分到将近两千块现金,粮食四千多斤,各种票若干。外加大哥寄回来的津贴和粮票,淼淼住院的花销也算找补回来了。

  全村人都能过个丰收年。

  这样的丰收年一直持续到1985年,全省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生产队已实行包产到户。双水村的社员分两类,一类是以张癞子为首的尝到了跟着杜洪江干的甜头,坚决不同意单干;一类是以牛壮林水生为代表的勤快人,听说别的省份都早就自苦自吃了,跟着蠢蠢欲动,他们相信,凭着自己也能过上好日子。

  为到底包不包干,队上吵了两年。

  1985年腊月,连着开了一个月的会,终于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选出了大锅饭的最终结局——包干到户。

  先将全村人口老幼折算成一千二百等份,再把所有土地分成水田和旱地,按土壤肥瘦地形情况按照现有人口折算,双水村地理位置优越,水田是附近几个队最多的,每一标准人口可得水田两亩二,旱地两亩八分。

  杜家九口人,全算标准人口,分到水田将近二十亩,旱地二十五亩。在整个双水村是最多的,甚至放眼永定公社都是首屈一指的“大地主”。

  加上开垦的自留地,快五十亩土地,就是躺着吃也吃不穷,黄树芬乐歪了嘴。

  而且,最重要的是,去年华子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北京的大学,进了大学就意味着金饭碗,不用交学费还包分工,杜家人在村里着实风光了一把。家里多出来两个吃国家粮的,杜家的粮食倒是愈发富足。

  现在,自己有地就有自由,想种啥种啥的自由,只要“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儿子这几年在队上劳心劳力也没见多分半斤粮,她还觉着吃亏呢,现在干啥都是替自己干,她心里别提多舒坦了。

  相信以她儿子的能耐,老杜家不愁日子过。

  ***

  放学后,淼淼刚背起书包走到学校门口,就被人在头顶拍了一下。吓得她“啊”一声,回头见是两个牛高马大的男孩子,气得跺脚。

  “大表哥二表哥你们又吓我,讨厌死了!”

  胡家梁和胡家栋嘿嘿傻笑,看着表妹红白相间的小脸,一点愧疚感也没有。“逗你玩呢,我爸我妈让我们接你回去吃饭。”

  “不去,我要回家。”她肚子有点不舒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