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2 / 2)

加入书签

  不过《论语》里好像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样的话……

  “做的时候精细点,吃的时候简单点,不要把那种半生不熟的东西端上来糊弄事儿。”我道。

  那人一一记下,然后便下去准备了。

  旁边桌的客人见那人走远后,探头问道:“请问您是做什么职业的?”

  “关你什么事。”我没好气道。

  “感觉您的气质很像评论家啊。”那人道。

  评论家是什么?

  我仔细回忆了一下,好像并没有听说过这个“家”。

  “不是评论家,是道家。”我道。

  “道家?那你是不是精通占卜问卦,可以撒豆成兵?”那人打趣道。

  这已经不是第一个产生这种误会的人了,每次我听到类似的说法都会莫名感到心塞。

  我这里的“道”是指《道德经》,又不是指茅山道术……

  孔论似乎对刚才出糗的事情耿耿于怀,直到食物端上来之后心情才稍微好一点。

  “东西还不算难吃。”我道,“不过这破地方,我是绝对不会再来第二次了。”

  “我在想咱们是不是真的跟时代脱节了?”孔论吃了口面前的食物,小声道,“我明明已经很努力地在适应了,可是依然会有一种被时代抛弃的感觉。”

  开玩笑!这家伙怎么可能会被时代抛弃?

  前几天还有学生在街上背《论语》准备考试呢!

  相比较而言,我反而觉得《道德经》的处境要更加危险一些。

作者有话要说:  孔论:感觉我们好像两个被时代抛弃的孤寡老人QAQ

  ☆、6月7日~6月8日

  6月7日

  天气阴

  为什么吃西餐要舞刀弄叉?

  为什么柜子叫冰箱,箱子叫冰柜?

  为什么厕所里放的东西明明是人用的,却要被叫做马桶?

  为什么现在已经没有人骑马了,可是外面的路依然被唤作马路?

  为什么明明住在很高的地方,水却依然能从水管里流出来?

  为什么墙壁里隐藏着雷电之力?

  这些问题已经困扰我很长时间了,虽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