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8(2 / 2)

加入书签

新皇看着自己的母亲,母亲也看着他,他心里忐忑,挽留的话却再也说不出口了。

太后主动开口,笑了笑说“大儿子和二儿子的福气,都是享福。”

新皇点了点头,却松了口气,这个时候担忧没了,却多了许多愧疚。他想,要给弟弟好好封赏。

“宋侧妃,你要跟孩子一起回南城吗?”太后问

宋侧妃缓缓跪下,话却支支吾吾的。

新皇看向了宋侧妃——怀里的孩子,这是南王的庶子,这时他想到了南城,南王的领地是大安朝粮食和蔬果还有矿产的重要产出地,如此要紧的地方。

刚才想好的封赏没了,还多了一丝忌惮。

他笑着对母亲说“无妨,我弟弟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

宋侧妃听到这句话,浑身都开始颤抖了,她忍不住小心翼翼地瞄了一眼太子,他依然是那么地俊朗,尤其,她跪拜的时候,他是那么的高大。

唯一一个看得明白的太上皇嗤笑一声,自己先走了,每往前一步,他的腰就弯了一点。

“你当初把儿子送到南城,现在你儿子把你送到南城,该。”太后点了点太上皇的脑袋。

太上皇用力睁开眼睛,想要斥责。

在这个世界上,太子大于太子妃,皇帝大于皇后,唯独,太后是比太上皇大的。

因为皇帝和太上皇,是天生的敌人,而太后,是皇帝的牌坊。

太后觉得肆意又畅快。

太妃在京城不敢放肆,到了南城难道就敢?在别人大儿子手里讨生活,与在她小儿子手里讨生活,其实没什么差别。

太后头一次出宫,京城和她入宫的时候没多少差别。等到出了京城,这才新鲜了起来。

太上皇,自然没有吃闭门羹,不过,这些人,不像从前热情了,这对太上皇来说,这就是冷遇。

这京城郊外的庄子,有多少是他封赏给重臣的呢?

到了一处田地边上,马夫发现了一个晕倒的老伯,又是掐人中,又是灌药的,等他醒来之后,他警惕地打量着这群人,带他们去了村里。

“这是我孙儿,叫石葫,你们去南城,带着他吧,他会打猎,会做饭。”

“葫哥儿,快拜见贵人。”

下榻此处,太后一顿饭之后便喜欢上了这个孩子。

当天夜里,石葫辗转反侧,第二日,他满怀欢喜的和爷爷告别。

往日勤劳的爷爷还躺在榻上,他伸出手,爷爷的被子里没有一丝热气。

他惊住了,颤抖的手探向鼻子,没有呼吸。砰——他跪了下去。

“啊爷啊——”<b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