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6(1 / 2)

加入书签

  “既然是笑话,不笑已经是不给她面子,何必参与跟她一起扯一通闹剧。”

  鹅黄不明白主子的意思,她之前不是没见过主子跟滕静思针锋相对,本以为遇到这些讨人厌的女子,她都会不给好脸才对。

  出宫一趟收获不大,乐岫上了马车余光扫到了车角的折子,手伸到一半又收了回来。

  她就是不看,严忠急匆匆的把这折子送过来,明显是想阻止她出宫。

  偏偏她出宫了,现在就是回宫了,她也不看这折子。

  吃了晚膳,洗漱干净上榻,乐岫就像是赌了一口气一样,把折子放在枕边但是没打开的意思。

  倒是静秋看着床边摆着的折子,开口说:“严公公说殿下要是看了折子有什么事吩咐,随时开口他一定办到。”

  “本宫知道了。”

  直到合上眼睡觉,乐岫也没打开折子。

  现实没打开折子,睡着入了梦,乐岫梦到了折子上的内容。

  具体内容醒来乐岫全忘了,只是记得戚渊扯着她的耳朵喋喋不休的说话,她躲躲闪闪的不听,他就往她的耳朵眼吹气。

  她的梦醒倒像是痒醒的。

  拿起了桌上她避了一天的折子,乐岫打开一看,先被上面密密麻麻的字惊了下。

  她本以为戚渊只是给她写了一两句话,现在看来戚渊倒是物尽其用,用了折子自然就把折子给填满了。

  上面的字看着并不是戚渊。

  折子上的内容是以旁观者的角度记录了昭城的现状。

  瘟疫在有些村庄爆发了,有些村庄并没有遭受瘟疫,但是因为官员下令封城,人心惶惶出了不少恶事。

  比如一些人觉着反正都要死了,竟然丧心病狂的屠村。

  昭城的村落空了几个,有饿死的,有病死的,也有互相残杀最后一个不剩。

  折子上记了几个实例。

  父亲为不让妻女受辱,亲手掐死了妻女;老人为子孙能活下去,割自己的血肉来延续家中孩子的性命;妇女流离失所,衣不蔽体的在街上被随意羞辱……

  实例写完,笔锋一转明显变成了戚渊的字。

  ——你若要来,即日便可启程。

  盯着这排字,乐岫能想象戚渊笃定的样子,他估计觉得有这封折子,她一定会快马加鞭的赶去昭城。

  但他不想想她就是去昭城又能帮上什么忙,再者戚渊以为她有多悲天悯人,昭城都被他说的那么混乱危险了,她还去做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