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7(2 / 2)

加入书签

  朝野上下,对三皇子的赞誉一片。

  除了少数大臣还在揣摩皇上的心思,更多的人欢欣雀跃。

  守住西北城,京城必然安然无恙。

  国土被收回来,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值得庆贺。

  三皇子借着这件事,在京城涨了不少声望。

  虽然以前三皇子也有些支持者,却从未像这般。

  三皇子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西北穆烨北带领穆家军大获全胜,京城三皇子慧眼识珠运筹帷幄。

  这样的君臣相得,引得无数人赞叹。

  恰逢科举放榜之日,天下间的学子们聚在一起,恨不得人人都是李白杜甫,势必将此事大书特书。

  其中有多少三皇子的手笔,就不得而知。

  李宛瑶听着外面的消息,心里安定些。

  跟重夺西北城,这种关乎天下百姓的大事相比。

  原本引人瞩目的科举放榜,倒是少了意思。

  李宛孟拿着手里的文书,第二甲五十三名。

  已经是进士出身!

  李宛孟嘴唇有些颤抖,十八年寒窗苦读,终于有了结果。

  只是身边的人,都在祝贺西北的事,反而对他的科考结果,敷衍的夸了几句。

  这原本应该是他最风光的一日。

  李宛孟心里有些恼怒西北军,早一天不好,晚一天不好。

  偏偏在这个时候带来好消息,抢他的风头。

  海氏差人去李宛孟的夫子家中送礼物,忙的不可开交,不知道李宛孟此时的想法。

  这一天过的乱糟糟。

  但不管是科举放榜,还是重夺西北城,都是再好不过的消息。

  京城的百姓脸上,少见松快许多。

  李宛瑶更是稳了心神,不管穆烨北到底是如何打算。

  如今的局势,已经是最好的。

  从那天之后,西北的战报屡屡传来。

  皆是胜!

  大胜!

  西北的勇武之师,像是战神一般。

  将有异心的蒙古人,打的落花流水。

  李宛瑶单单听到街上传闻,都觉得心惊。

  一会是穆烨北带着奇兵以少胜多。

  再是斩获敌军数千人。

  所有的胜仗里面,都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名字。

  穆烨北。

  从西北回来养伤的将士,口中无一不是夸赞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