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3(1 / 2)

加入书签

是抓紧一切时机提升自己在文人中的名声。

  同时改良纺织业各方面的技术,到北方十三省招女工做纺织,低价在北方十三省倾销,灾情及其严重的省府已经无法生产,灾情不重的地方即便受到冲击,也都被半夏的其余收编了。

  她不但开纺织厂,还开毛线厂,棉纺厂,成衣厂等等,大肆吸收女工。

  而男性壮劳力则以物流公司和邮政公司、保全公司、建筑公司等吸收。

  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她做这些事不用怕被打成收揽民心之类的罪名,当地官员就差跪迎她的厂子入驻了。

  至于朝廷那边,忙着跟江南士绅斗法呢!根本懒得理她。

  半夏是准备循序渐进的,至少也要稳妥些,不让自家家族的人因为她帮助别人而受到伤害。

  她这边忙的一塌糊涂时,忽然有一日,北方的蛮夷便打到了京城脚下。

  此时他们才恍然!

  怪不得那些显贵们逃得那么溜……

  最后一批官员开始难逃,几乎所有官员都放弃了自己的责任,毕竟,最先放弃自己责任的是皇帝不是吗?

  皇帝都不在乎自家的半壁江山,其他人又何必在意?

  只有半夏和朝中其他有气节的文官在声嘶力竭的号召保卫京都,半夏说:我们走了,身后手无寸铁的百姓怎么办?

  她把自己工厂的保全队,把自己物流邮政方面的员工,甚至女工们都召集起来,势要抵抗到底。

  为了抵御抵扣,她把自家的粮食分出来做军粮,他们自家吃的粮食也是一样的大锅饭。

  女工们被召集起来缝军服军被和跟郎中学简单的医术,做护理工作,孩子们都被安排转移,不做无畏的牺牲,但她长子、次子和长女、次女这两对双胞胎留了下来。

  长子、长女如今已十六,而次子也十四了,可以算大人。

  京城别的不多,就是城墙多;别的不厚,就是城墙厚!

  故而,还给他们准备了逃离的时间……

  凡是愿意正式参军打仗的,每日粮食管饱,有两菜一汤。

  汤有白菜豆腐汤,鸡蛋海菜汤等,菜有一荤一素,荤正常是鸡肉,素是白菜萝卜等这些冬日常见菜……当然,每旬会有一顿猪肉炖粉条子解馋。

  当然,所谓的正式参军,那也不是谁想参就能参的,年龄、身体条件等都是有要求的,也只有被正式参军被录取的才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

  至于杂牌军,就只是馒头稀饭咸菜管饱,别的就别奢望了。

  或许那个年代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誓死不做亡国奴!

  你也逃,我也逃,那些逃不掉的怎么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