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2 / 2)
山门村的土地,一半大部分是沙田,种西瓜倒是不错,可惜此时的西瓜还没有推广的很开。
捉虫
或者说,由于运输困难,西瓜并不能成为经济作物,贵的地方死贵,贱的地方死贱,其本身又不顶饱,种的人便也极少。
山门村的西瓜由于成熟的早,成长的快,既沙且甜,离京师又近,最近这些年倒是极为受欢迎,据说在外地名声不小。
可惜,在他们当地,三文钱二十斤,却费水的很,并不上算,每家每户种上一两亩地便是极限,由家中妇人精心侍弄打理,男人们更多的精力,还是要放在能活命饱腹的粮食作物上。
他们此时的每家每户可不同于后世的三口之家或者加个二胎的四口之家,而是一大家子三代甚至四代同堂,每家每户少则几十口,多则上百口人。
像半夏家,虽分家,但兄弟们之间感情好,田间劳作时,便会互相帮衬着去劳作。
每年夏季西瓜成熟贩卖时,更是几乎劳动大半个村子互相帮着摘瓜卖瓜。
一大排子人站成一排,有专门蹲在那里摘瓜的,有紧跟在摘瓜人后面接瓜的,然后才是一个一个往地头传送,再到地头装入袋中过称的。
摘瓜人和递瓜人因为要来回弯腰摘取,就很累很磨人,往往这个工作就由自家人完成。
摘瓜地瓜并不仅仅是一排,而是一大块田地,分成几行的瓜行,就要站几排的人,就要用到几个摘瓜人和递瓜人,要是兄弟妯娌关系不好的人家,每次为个摘瓜递瓜都能吵起来。
他们兄弟加上闵父共五小户人家,为了避税,是分家不分户的,田地还放在一处,要等闵氏父母都过户才会分,甚至他们过户也可能都不分。
比如闵大伯闵二伯到现在都跟他们家在一个户头上呢!
他们五小户人家,一共种了两亩西瓜,每户四分地,都有各自家中的女眷来打理,四分听着少,实际上一点不少,尤其需要浇地时,更是麻烦无比,故家中13岁以下的男娃也是要帮着打理瓜田的。
每到瓜快熟时,还有搭个茅草棚子,俗称瓜棚,防的也不是人,而是专门祸害瓜的一些小动物。
路上若有人想吃瓜,只需同主人打声招呼,自去摘上一两颗便是,村人都热情的很,也并不小气,主人同过路人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