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8(1 / 2)

加入书签

适?

  夏洛蒂有点懵。

  难道所谓的贵族教育都是这么早熟的?

  “今天我们的课从分析十四行诗的第十八首开始。它不是莎士比亚最好的十四行诗,却是被翻译、被引用得最多的一首。”

  海泽教授的声音起落有致,仿佛带着诗韵,令人神怡。

  翻开书页,夏洛蒂匆匆扫了一眼印在纸上的诗行:

  或许我可用夏日把你来比方,

  但你比夏日更可爱也更温良。

  夏风狂作常摧落五月的娇蕊,

  夏季的期限也未免还不太长。

  ……

  她微微松了口气。

  还好还好,这首诗比较正常。

  “先生小姐们,请看第一句‘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这里我着重讲讲‘summer’这个词,它不能等同于德语里的‘Sommer’,记住这个词不是夏天是春天!”

  夏天变成春天?

  夏洛蒂第一次听到还有这样的说法,顿时觉得有趣。

  “‘spring’这个词并不在古英语和中古英语里,往往用‘summer’代表春夏两个季节。他们会用‘第一个温暖的夏季’表示春,用‘炎热的夏季’来表示通常意义的夏——四季之分不存在于那个时代的人的季节观念里。

  到了莎士比亚的时代,‘spring’才刚传入英国不久,人们在表达春季是还是习惯用‘summer’。莎士比亚当然也不例外。”

  ……

  一堂课下来,夏洛蒂彻底为这位学者丰富的学识折服——别提她身边的那位同桌了,某人记笔记的手都快拖出残影了。

  总之,这位睿智博学的教授得到了大家一致的好评。

  另一位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教授是负责音乐的卡尔·弗里德里希·策尔特,他目前在柏林声乐学院任职,担任学院院长。

  原本夏洛蒂对这位在音乐家门德尔松生命里,留下众多教导的音乐引路人是十分期待的,但这位教授却让她十分失望。

  不是说策尔特名不副实,这位十八世纪末柏林精英文化培养出来的典型代表,能一直引领这座城市的音乐风向,必定有着他的不凡之处。

  但他是自学成才——他原本的职业是石匠——这一点令他颇为自得,但他的谈吐也过于粗鲁,这让早已习惯父亲卡洛斯和竹马菲利克斯优雅语态的夏洛蒂十分别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