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2 / 2)

加入书签

第7章 Op.7:重逢前奏

  柏林的冬天就和这个国家的语言一样,真算不上友好。气温说不上多低,呆在室内倒不觉得会多难熬。太阳在冬日里就像是抛弃了这片土地一样,极为吝啬它的光线。缺失了阳光的冬季柏林,越发地令人感到阴郁。

  天亮得越来越迟,但黑夜却来临得越发早。每一天需要在室内消磨的时间逐渐变长,如若不能找点什么乐趣转移注意力,无聊与压抑便会成为压弯松枝的那一堆落雪。

  菲利克斯的心就像窗外低沉的天色一般,最近在他脸上,已经很难看到发自内心的笑容了。

  他不太记得清自己有多少时日这般持续不快,大概只有乐室里钢琴上最近变薄了许多的巴赫曲集谱册,能够给出一个确切答案。

  就算有音乐陪伴,如果心中的郁结无法开解,独处的时光越多,就越难以消磨。

  不知为何,菲利克斯这两天分外想念巴黎的时光,即使他们一家,只在那儿呆了一年不到。

  要说区别,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而言,巴黎和柏林除了使用的语言不一样之外——或许还有一点饮食习惯的不同,似乎也没什么太大区别。小孩子的世界很简单,他总会以自我感受到的善意和恶意的多少,来区分一样事物的好与坏。

  在这一点上,小门德尔松绝对站巴黎——他喜欢它。

  至少在那里,他只是菲利克斯。但在这儿,人们似乎更在意的是他究竟属于什么人。

  犹太。

  门德尔松家族,都是犹太人。

  而菲利克斯·门德尔松近来所有的不快,都应当归咎于那一句从身后传来的、恶意十足的讥讽:

  “犹太崽!”

  即使菲利克斯心理上更偏袒没有歧视的巴黎一些(他没有碰见),但此刻幼小的他还想不到,这一切又都跟法兰西渊源颇深。

  和他的出生地汉堡一样,柏林也曾长时间被法兰西的蓝白军占领。自腓特烈·威廉三世在耶那战败后,整个普鲁士帝国便彻底沦为法兰西共和国的附庸。

  拿破仑的军队虽将普鲁士四分五裂,但他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普鲁士的社会发展。尤其1812年颁布的解放法令明确规定“犹太人应当被赋予合法的公民权益”,令这些政策至少收到了犹太人的欢迎。

  但出于同样的原因,在觉醒的德意志民族主义主导下的反拿破仑斗争,以及自我意识不断提升的基督徒,轻而易举地在反犹太主义的思潮中找到了宣泄的出口。<br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