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2(2 / 2)

加入书签

  康小虎一言不发地走出林念的病房,走下二层,走到绮楼外,直到四下无人处。

  小弟弟,你知道什么是喜欢么?他轻声开口,像说一个只有自己在意的秘密:“我知道。”

  

  ☆、汪伪的试探

  暗杀事件让如杜田飞之流再也无法质疑程征是铁了心反蒋——哪怕程征原本是有二心的,现下也回不去了。

  汪精卫得知后,立即从河内致电程征,对此事表明态度。汪精卫一生与暗杀结下不解之缘,他因刺杀摄政王载沣未遂而声名鹊起,留下“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壮言;1934年在南京,伪装成记者的爱国人士孙鸣凤将汪精卫误认作蒋,连开三枪,汪氏险些当场毙命。此刻的他还不知道的是,他将因为这永难愈合的伤口而死。

  汪精卫对暗杀一事心有戚戚焉。

  电话里,他语气倒是设身处地的真诚了不少,先是表示已经致电苏锡文,责怪他作为市长竟没有做好安保工作。随即又宽慰道:“祸兮福所倚,经此一事,我亦看到了你的勇略。我身在国外,诸事有所不便,和平运动干系重大,我亦有意回国组建新的民主政府,还要靠你们身在国内的同仁一道完成。”

  这一通电话是程征要过的最后关卡。

  汪伪表明上是接纳了他,但实际上这通电话是来自汪精卫的亲自试探。若过了,必有重要任务安排,否则轮不到汪氏本人出马;若不过,则程征不能取得汪伪的信任,再难进入权力的核心区,遑论获得情报。

  一盘棋已经走了马动了炮,退无可退。此刻要怎么回答汪精卫的话是整盘棋中的关键一招。从前若有这种事,少不了要找几个高级参谋一起商议对策。可此时是通话,没有丝毫可以犹豫,况且他孤身一人,亦无人可以商议。

  略一想,程征问出来一句大逆不道的话。

  他沉声道:“敢问副总裁,我们搞和平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这一句话,电话那头顿了一顿,约莫有数十秒无声。

  汪兆铭自从逃离重庆,在各大场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