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4(2 / 2)

加入书签

  柳氏愈发急道:“母亲,我绝无这样的想法,可是,可是筠儿还小啊,都是无心的,不过是两个人从小一块长大,顾忌少了点,这才,这才如此的。”

  平宁郡主一听便打断道:“事情都发生了,都被人看见了,你还想心存侥幸?就像你说的,自小认识,少了顾忌,就搪塞过去了,眼下也只能外嫁!保全谢家,保全两家的颜面!否则,你让筠儿往后,在京中如何做人?往后被婆家因这事拿捏了,又该如何?!”

  柳氏没在说话了,一味地哭起来,声嘶力竭。

  裴氏二房三人,听闻后,均未再往前走一步,就侯在寿喜堂的门口,不进去。大房和二房本就有些龃龉,如今这样的事情,被撞见,面上终究不好看。

  柳氏一直哭,哭得平宁郡主头疼,但也没心软,改变主意。她心底是万分失望的,从小疼爱的长子,长孙,长孙女,没一个让她省心的,没一个让她满意的。

  即便是最最疼爱的谢念筠,也做出了,让谢家抬不起头来的事情。

  她平生骄傲至极,昨日自己的侄媳妇,那样的态度,还能如何不明白呢?

  她看向柳氏的目光更是冷了许多,从前觉得,有个好生养的,便够了,又是大户出身,纵然是妾生,也不至于如此,可她错了,大错特错。

  有些人,爬的再高,心也是浑浊的,掺满了碎渣渣,冷不丁地膈应人。

  等谢念筠的婚事操办后,也该收拾这柳氏了,谢正钦是大房最后的希望,她绝不能眼看着大房一脉就被这女人给毁了。

  让人把柳氏带下去后,平宁郡主就头痛发作,起不来身,听下人禀告二房来请安。也只是说了几句场面话,仿佛老了许多,送了谢霖筠一块质地上成的玉佩后,便让他们下去了。

  只是在他们临走前,还是对着裴氏道:“你是个好的,母亲知道,这么多年,委屈你了。今日的事情,无论你们听到多少,都咽进肚子里,谢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裴氏得了平宁郡主的称赞,说不出来是什么滋味,有苦涩,有委屈,有如释重负,可唯独没有了喜悦。这些年,她知道,如若不是大房的人太过,这些称赞恐怕永远也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从前,她没有女儿,只想着,往后,两个儿子娶亲了,就好好待媳妇,不让她吃这自己受过的苦。

  可现在有了子淑,她又开始担忧,她要为她寻一个好婆家,不至于让她在这仗势欺人的京中,独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