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1 / 2)

加入书签

心,志士抱怨,谁愿再为大晋出力。”

  “嗯嗯。”晋顺帝点了点头:“既如此,看你往日劳苦功高,且免你重罪。”

  “谢皇上开恩。”赵怀瑾再叩拜道:“微臣一定捐尽家私,尽心尽力,平定叛乱。”

  “哼。”徐朗斜眼看了一下赵怀瑾,自言道:“好一个忠臣。”

  “众位爱卿。”晋顺帝抚着龙椅的把柄,目视着阶下的群臣:“你等皆是饱学之士,义勇之将,都以为该如何扫灭叛军,重树天威。”

  “平乱之道,须恩威并施,臣有二策,可定国邦。”徐朗跪拜道:“一者,淮南民反,皆非本意,若能减免赋税,开仓赈济,则群贼离心,乱者平息,亦显我主之圣德。二者,李胤、青丘道人等匪首,蔑视王法,穷凶极恶,当选一大将征讨,擒杀元凶,则群龙无首,三州安定,亦显我主之英武。”

  “好,好计策。”晋顺帝笑了笑,又问道:“那爱卿以为,哪位将军可堪大将之任?”

  “这……臣亦不知。”徐朗皱着眉头,沉默不语。满朝文武议论纷纷,却无一人站出来,而赵怀瑾和白玄英站在那里只是冷笑。

  “哼,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国家有难,群臣无能。”晋顺帝拂衣怒道:“我大晋良将千员,精兵百万,危机之时竟无一人可担任大将。”

  众多文武全都默然肃立,一时间整个朝堂都鸦雀无声。

  可怜英雄束手,问英雄,谁是英雄?

  “不过,臣有一法,可定将帅。”徐朗巍然屹立,直言道:“皇上可张贴榜文,使勇武之士,忠义之徒齐聚演武场,以武夺帅,封坛拜将。不出三日,即可选定良将,发兵征讨。既可选天下之英才,又能显求贤之仁心,实是一举两得。”

  “不错,不错,爱卿此语,正合孤意。”晋顺帝拂着白须,扫视堂下诸臣:“卿等可有异议?”

  “皇上圣心明裁,我等无议。”满朝文武尽皆垂头回禀,就连赵怀瑾也不敢再有非议,只得低头附和。

  他在官场二十余载,明白权谋之术,也懂得人心之变。尤其是处在君王之侧,更应懂得顺应皇帝心意,否则龙之逆鳞,触之必怒。

  此时的晋国就像是一个腐烂的柑橘,它的毁坏,不是从外,而是从内,是帝王的年迈昏聩,是权臣的勾心斗角。

  举目朝堂,尽是污浊之气。唯有御史大夫一人正气浩然,仿佛刺破暗夜的光。

  繁华之间,颠倒是非黑白;动荡之中,方显忠奸善恶。

  ☆、第十四章:龙争虎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