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2 / 2)
因林家书香门第,嫁妆里另外添置了几箱子的孤本字画,珍稀砚台和上好的笔墨以期投其所好。
又另有生活起居和日常用品林林总总又是五个大箱子。
陪嫁的京城内的铺面和京郊的庄子各八个。陪嫁的人员中:陪房四户、嬷嬷两位、大丫鬟四位、二等和粗使丫头婆子共16位,可谓声势浩大。
林林总总一共凑够128台嫁妆,因不好超过皇室的王妃郡主,又换了大些的箱子满满登登装了118台。抬嫁妆的家丁前面已经进了林家,后面的还没出荣国府大门,京城的老百姓真正的见识了一次什么叫“十里红妆”,在那之后很长时间里还经常被人津津乐道。
林家祖籍姑苏,当年老侯爷入京任职,于是举家搬至京城居住。林家在京城的宅子位于翰林大街,这条街上大多住着文官,而且大多出自翰林院,久而久之百姓们就称呼为翰林街。
五进的大宅子,亭台楼阁,雕梁画栋,江南婉约派的设计风格,虽没有京中建筑粗犷大气的风格,但却更多体现了江南风景的精致秀美,陈设摆件看着虽不及荣国府里的富丽奢华,但是却能从细节处看出林府作为百年世家书香门第的气度与低调奢华的内涵。
前院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和后院正屋的情形形成鲜明的对比。内室里,死一般静谧,林母江氏沉着脸与林如海对坐着相互无言。
林如海知道母亲的心结,当初和荣国府结亲的时候母亲就异常反对,只不过婚约当初是林侯爷和荣国公贾代善私下定夺的,等她知道时已经为时已晚,庚贴已经交换了。
林母一直属意娘家的侄女做儿媳妇,林母的娘家已经逐渐式微,想着儿子以后提携一二,没想到半路杀出来个贾敏这个程咬金,叫林母心里怎么能不愤怒。
再一个贾敏出身武将的勋贵之家,武将出身,大多粗鄙,武将家教导出来的姑娘又能好到哪里去?他们林家可是书香传家,以后要如何和谐相处?怎么想都觉得别扭难受。
林如海到是没想那么多,因为他在贾家见过一次贾敏,只看外貌贾敏符合他对女人的一切幻想,对婚后的生活还是很期待的。不过这些话可不能告诉母亲,看母亲生气也只能文生温声劝慰道:“母亲,事已至此,别气坏了身体,儿子会担心的,让母亲为了儿子的事担心,是儿子不孝。母亲不喜欢勋贵之家的风气习惯,待贾氏进门后,母亲可按照母亲的喜好亲自教导她,一定会让母亲称心如意得。”林如海就这样三言两语地把贾敏卖了,也奠定了贾敏婚后在林家后宅的一言难尽的生活基础。
林母看儿子如此说也不好太违逆儿子意思,毕竟不能因为这个就跟儿子离了心。于是就缓和了脸色笑着说:“好吧!我儿既这么说,那贾氏进门后母亲□□她立规矩时你可不许心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