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3(1 / 2)
康熙闻言,朝李德全示意,就见他又拿出了一道圣旨宣了起来。
这一道圣旨却是抬沈皎皎入镶黄旗的圣旨,如此,被抬旗后她就是满人了。
大臣们楞了好一会,却依旧不同意,并表示哪怕抬了旗也改变不了她身上流的是汉人的血。
表面功夫做完后,早就决心已定的康熙才懒得听他们废话,丢下一句“朕意已决”后,就直接离开了,根本不管还跪在那的满朝文武。
“退朝——”
李德全一甩拂尘后,带着几个小太监跟上康熙的脚步离开。
等到康熙走了好一会后,还跪在地上的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随即才慢慢站起来转身走人。
立后的消息传到后宫里,一时间各个宫里的花瓶古董都碎了不少,随后,几位主位娘娘们聚在一起,带着下面的妃子一同去慈安宫请太后出面劝劝皇上。
太后自然也不愿意让一个汉女为后,然而请了康熙过来后,康熙却根本不听她的劝,说了几句让她保重身体的话后就走了。
立后的事闹了几天,然而不论前朝后宫人怎幺说怎幺闹,康熙一概不理会,直接吩咐礼部的人开始准备立后大典。
礼部的人自然不愿领命,但在康熙直接贬了礼部尚书的官职,换了个听话的礼部尚书后,为了自己头上的乌纱帽,其他人也不敢再消极对待了。
如此,虽然前朝后宫的人依旧不同意,立后的大典却已经开始准筹备,一切顺利的话,大典说不定开春就可以举行。
当然,关于立一个汉女为后,也不是真的没有人同意,至少在朝中,不论多能干地位都比不上满臣的那些汉臣们,或明里或暗里的,都乐于见到能出一位有着汉人血统的皇后。
天气冷,沈皎皎也不怎幺爱出门,因此根本不知道外面因为她闹成了什幺样。
在乾清宫呆了几天,突然发现自己在交泰殿里的东西好像都被搬了过来,沈皎皎莫名其妙的问身边的宫女。
得到是“皇上吩咐”的答案后,在康熙从御书房回来,沈皎皎就按耐不住的拉着他问道:“我的东西怎幺都搬过来了?”
康熙摸了摸她的手,感觉是暖的后,拉着她从门口离开,抱着她在软塌上坐下来后,才不急不缓的道:“你以后就和朕住了,自然要将东西搬过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