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9(1 / 2)

加入书签

龄不大还会踩着凳子,抓药看秤算账。

十年的时间过去,安平侯府早已经成很久远的事,现在的日子有时候让谢玲都觉得做梦一样。

《瞒天过海》那个话本从京都里扩散到了各州府,就连秦楼楚馆里都有唱词。这故事精彩纷呈,里面有预言,有天命,有破命,最终天理循环报应不爽,而且故事还有对应的现实。

话本写的很好,有现实基础火爆就一点也不稀奇。

这之后还涌现了不少优秀的话本,原本精装版的话本,还有荣翟先生在书扉里做美人图,可惜荣翟先生的画作千金难求,也就只有《瞒天过海》里面是荣翟先生配图,之后就再没有了。

因为《瞒天过海》的话本火热,不少人都还留意曾经的安平侯与老夫人的命运。

听说老夫人在流放的路上就病了,大约没有到流放地就去世了的,而谢赟在那边做苦力,据说早就没有早些年的风采,完全就是个老人,至于说曾经的安平侯夫人沈氏,在街上刺激得太过,好像是得了失心疯,被接回了沈家,昔日里的娇娇女被幽禁了起来。

夏日傍晚的风柔柔吹过身上,谢玲看着滢滢用小手扒拉娘亲的耳朵,贴着她说悄悄话,宁蓁蓁被女儿呼出的热热呼吸喷在耳廓上,缩了缩脖子。

这幅画面,让谢玲忍不住嘴角上翘,眼里也盛着笑意。

这十年最让人高兴的是,圣上果然像是话本里一样仁慈,不仅没有处罚谢谨之,而且还因为太子大婚,开了恩科。

两年里,谢谨之就从一介白身,到翰林院的编修,再便是在户部、礼部与大理寺的轮流走了一圈。

幼弟谢水生的眼睛因为伤得时候太久了,就算是二弟妹的医术好,也无法治愈他的眼睛。

当年因为家里穷困无法读书,现在有圣上的赏赐,不缺钱的情况下,三弟重新读书。

或许二弟与幼弟都是天生的读书苗子,读书两年就在私塾里给人做启蒙师傅。因为蒙学教得好,在五年前,去了平潮书院的蒙学院做夫子。立业与成家是也在三年前,三弟与一位和离的商户女成亲了,现在有了一个女儿,三弟妹又怀上了。

谢玲知道,家里或许有些遗憾她没有嫁人,尤其是家里有了钱之后,也有媒人上门,她却无意嫁人,觉得这样的日子就很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