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2(1 / 2)
的艳艳。
事情发生的太快,他们跟着谢谨之到了京都里,这会儿终于有时间商议。
谢水生提出了,等会先让谢谨之与宁蓁蓁回去,他们四人直接去登鼓台告状,免得谢谨之告状了,要挨板子。
谢子伯看了一眼谢玲,“你也要告?”
“是。”谢玲的眼神坚定,旁人的吐沫让人痛苦,但是淹不死人,在知道真相之前就不愿嫁给那个闲汉,现在知道了真相,她只想为自己讨一个公道。
王氏捏着女儿的手,知道恨得是谁,反而骨子里都是无穷的力气,她越发心疼女儿,声音决绝,“等会你爹把写好的状子留下,等到他们回府了,我们就去登鼓台。”
不知道谢谨之什么时候回来,他们说的很快,短短时间,四人就达成了一致。
等到房门被推开,四人都是如出一辙站了起来。
谢子伯和谢谨之说话也有些紧张,手心里都是濡湿的汗水,“你……先回府里待着?状子和证据留下,我们看一看,你也累着了。”
谢子伯说完之后,王氏就不住点头。
谢水生也说道:“我认识几个字,我等会把状子读给爹娘还有姐姐听。等到明日再拿出章程来。”
“不用了。”谢谨之说道,“我和娘子商议过后,择日不如撞日,等会就去登鼓台,擂鼓鸣冤。”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女主是婆婆15
这阙门的鸣冤鼓,一年也响不了几次, 今日里响了, 就是天大的事。
一位商贾擂响了大鼓, 自称是丰城逃亡子民,要状告老安平侯,告他当年下令屠城, 并且把屠城的罪状推到突厥人身上。
因为《瞒天过海》这个话本, 事情迅速被传开。
京都里没有看过《瞒天过海》, 没听过这个话本的飞快行动起来, 识字的急急去书肆买书, 不识字的跑到茶楼去听说书先生说书。
一时所有的茶楼,客栈,食肆,甚至青楼之地,都说的是《瞒天过海》。
兵马指挥司里, 也议论起来谢谨之。
“老侯爷要是真犯了事, 会不会也连累谢大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