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0(1 / 2)

加入书签

  “我敢说,咱们全中国要只剩下最后一对幸福的夫妻,那也肯定是我和安风。”

  “……少喝点吧。”

  芦安风含羞带嗔,按住了他的酒杯,可也没有反驳。

  是啊。她和靳赋两情相悦,家庭和睦,志趣相投。

  既遇见了喜欢的人,又可以和他追寻同一个梦想,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大学毕业后,芦安风和靳赋既没留在首都或是省城的研究所,也没有进入体制内部门工作,而是成为了名地质勘探师。

  风餐露宿很辛苦,但对他们而言,是种英雄主义的浪漫。

  诗书里写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写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真正有一天被你的足迹丈量。

  当翻越雪山隘口,目睹第一缕阳光刺破厚厚的云层,照在皑皑白雪之上,那样壮美又苍凉的震撼,是用任何文字无法形容的。

  他们曾有过这样一段光辉岁月。

  直到幼子出世,他们为人父母,有了新的责任,这样危险又绮丽的梦也不适合再继续。

  芦安风给儿子,取了个单名“骞”字。是张骞的骞。

  她从来都景仰那位持节西行,漫漫黄沙、一去无悔的汉朝使者。

  也借此寄托,儿子能成为这样坚守心内理想的人。

  小靳骞日渐长大。虽然跟在爸妈身边,教育条件不如一二线城市,但他自小表现出的天资就抢眼的很。

  靳骞的数学老师姓王,也是他的班主任,是位年轻爽利的女老师。

  在初一的家长会后,直接找到了芦安风。

  大意告诉她,虽然他们这个中学在市里排名很前,可放到全省就不起眼了。靳骞的奥数只受了一个月集训启蒙,但被推荐参加比赛,轻轻松松就拿回了省赛一等奖。

  这还是他们初中五年来,第一个。

  王老师说:“这么个好苗子,千万不能荒废了,我看你们也有这个条件。初中就算了,高中一定要考虑考虑送到更好的地方去啊。”

  芦安风点头笑了笑,颊边两个小酒窝闪着光:“太谢谢您了,王老师。小骞的舅舅、爷爷他们那边的确教育资源更好些,也有意向帮我们带。”

  “但我们想想,孩子还小,总是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更好。何况,小骞也愿意跟着我们,他觉得爸爸妈妈的工作有趣,那我们也就尊重他的想法。”

  芦安风也和她说了,为儿子的发展,也为她和靳赋这些年出勘探下来,难免有一些病痛,等中考后,就准备举家辞职去省城工作。

  王老师一边听,一边忍不住默默打量起芦安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