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6(2 / 2)

加入书签

  结果不巧,今年礼聘赵师爷为主讲,教授人数刚好凑成了十二之数,大家辩驳来辩驳去,一半人选苏桐,一半人选傅云,还是争不出结果。

  其实如果赵师爷识趣,为避嫌自动退出评判之列,倒是好办。

  但赵师爷是什么人?岂肯为避嫌就把第一名拱手让给苏桐?

  他不仅不退出,还非要堂堂正正选自己的大外甥。

  两方人谁也说服不了谁,僵持不下。

  姜伯春不是意志坚定之人,神情为难。

  老成持重的主讲梁修己喝口茶,缓缓道:“我尤其爱傅云的一笔字,端妍润丽,虽是台阁体,但未失欧、赵风骨,有大家风范。虽说笔法还是欠缺了点,结体还要再练练,不过一个未及弱冠的少年能写出这么好的字,难得啊!”

  书法家沈度的楷书婉丽飘逸,雍容矩度,深受明成祖喜爱,夸他是“我朝王羲之”。当时朝廷很多金版玉册、重要制诰、典籍文书都出自他的手笔,台阁重臣们也以此字体起草昭告,因此这种书体也称为“台阁体”。为迎合帝王喜好,也因为八股科举要求,读书人纷纷效仿,台阁体流行一时。

  以至于到后来,科举考试必须以台阁体书写,不会写标准方正的台阁体等于无法进入翰林院,而且字形大小、粗细统一都有一定得要求,不能自我发挥。

  过度要求字体的标准规范,导致书体全无个性,造成其千人一面、了无生机的局面,喜爱书法的文人大为痛惜,极为抗拒台阁体的演变,但大势所趋,无可奈何。

  人人皆习台阁体,并不表示这种书体轻易就能写得好。

  梁修己笃好书法,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幼时师从名师,一手楷书写得挺劲雅正,给人以神采奕奕之感。

  众位主讲见他开口夸赞傅云的字,自然不会出言和他唱反调,纷纷点头附和。

  “他的字确实写得好。”温雪石起身,走到梁修己身边,帮他续了杯茶。

  梁修己抬手做了个表示客气的手势。

  温雪石微笑道,“可论文章,他观点强势,语多奇警,虽然能自圆其说,还是失了庄重之调。苏桐的文章文字晓畅典雅,紧扣题旨,语句朴实无华,对偶齐整,元气内蕴,略有古风,若细加雕琢,必成大器。”

  众人齐齐点头。

  “虽这么说,我还是喜欢傅云的破题,挥洒自如,字字铿将,我都被他说服了。”

  一名副讲笑呵呵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