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分卷阅读30(1 / 2)

加入书签

,至此,曲红梅的新房子正式落成!

  曲红梅给他们支付了工钱,手头的钱就剩下不到五十块钱了。修建房子,果然是最耗费钱财的。

  帮工收到工钱万分高兴,在赵显祥的领导下,大家伙儿浩浩荡荡去了李霞的屋子,把属于曲红梅的柜子啊,箱子、锅碗瓢盆等等一切用具,全都搬进了新房子里,还帮她把东西摆放好。

  曲红梅向他们道了谢,进到新房子里才发现,赵显祥他们在每个屋里都修了炕床,连客堂北面也修了一张。在冬天的时候,可以把炕烧暖,一家子可以坐在客堂的炕床上聊天说话,十分舒服。

  其实岩门村地处国家西北地界,很多人家都没有睡炕的习俗。因为这里不像北方那样一到冬天就下雪,只是常年的湿冷,只要冬天穿厚一点,盖厚一点就能熬过去。

  不过岩门村也有不少原籍是北方人,战乱的时候举家迁移到了这里,延续了家里必须有炕床的习俗。

  以前岩门村本地人还瞧不上,认为睡炕跟睡地上一样,看着粗鄙的很。

  后来土地集体化,建立了人民公社,经过了三年大饥/荒,各地吃穿都成问题。

  岩门村的人,一到冬天,就穿着薄薄的棉衣,盖着不知道盖了多少年,棉花都纠成了一块块硬块,盖在身上没有一点暖意的铁被子。

  大家伙儿熬不住,瞅着那些修了炕的人家能睡个暖烀觉,便也开始学着修炕,睡炕起来。

  肖家是本土人,一直不喜欢睡炕,觉得土炕是北夷风格,跟他们本地相冲,宁愿冻死,也不愿意睡炕。

  曲红梅原籍是上海,后来跟着父母转去了北京,成了北京人,一直习惯睡炕。

  嫁给肖承国这么些年,她没睡炕,一到冬天就冷得浑身发抖。肖承国就用卫生所用过的吊瓶儿,每天睡觉之前给她烧点开水,灌在瓶子里。然后拿衣服裹着,一个放在她怀里,一个放在她脚下,给她取暖,她这才能勉强入睡。

  修新房的时候,曲红梅只给赵显祥大致说了一下房子的格局,完全想没起来要修炕床。

  现在看到屋子里都有炕,她满心欢喜,连连跟赵显祥一帮人道谢,两人说了几句话,赵显祥就带着人走了。

  李霞也要走,曲红梅拉住她的手说:“我这几天麻烦你太多,让你受累了。明天赵师傅他们会过来给你修房子,你来回跑不方便。我看不如这样,明天请赵师傅他们把你的东西都搬到我这边来,你在这里住几天,到时候做饭,督工啥的也方便。”

  李霞先前瞅着曲红梅的屋子似模似样,就跟赵显祥说想建差不多格局的屋子,帮工的价钱也和曲红梅一样。不过她没有那么多的粮食,就全部换算成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