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4(1 / 2)

加入书签

的。明代的宦官遍及国家政治的方方面面,从内政、经济、外交到军事都有直接代表皇权的宦官或管理或监察,是整个大明政治体制不可缺失的一环。

可以说同样是太监,大明宦官有知识有文化有生活情趣,而且挺有个性的,其中具有文人士大夫风骨的也不少。

不过遗憾的是一些影视剧里的形象往往比较刻板,再加上大明末期确实出了魏忠贤这个奇葩弄得后世都觉得位高权重大太监个个贪污弄权,陷害忠良,其实也并不是。明代宦官是这个体制中重要的组成,他们和诸文官一样,本质都是政客。因为利益、立场其行事是很复杂的,难以用某个特点概括,比如巨贪刘瑾也做过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过农业税;冯保和张居正一内一外推行税收改革,两人也都贪。阉割尽管肯定会带来心理上的创伤,但不会改变在一个男权社会里政客的行事方式与逻辑。

以往都认为太监因为生理原因导致行为变态,然而要论变态还是身体健全的官员/皇帝更多,至少像清代痛恨妓女的平阳县令朱铄这种巨型死妈变态总不是太监吧。缺少约束的权力比身体上的阉割更容易让人变态。

再加上明代宦官本质上是皇权的延伸,文官士大夫在朝野上与宦官的对抗往往是对皇帝政策的变相不满,宦官大多数时候并非自己主动做什么恶,而是为皇帝政策买单背锅。

像东西厂这种机构很多时候与老百姓没什么太大关系,也不介入民事纠纷。曾经有个叫芮景贤的厂督就是管了个民告官的案件就被疯狂弹劾,更有那种不愿卷入阴谋斗争干脆上吊自杀的厂督。这个位置虽然实权大不过风险也是很大的,很多时候并不能为所欲为,魏忠贤也是出现在马上就要亡国了的明末。明代政治还有一个最主要特点就是往往由一件小事最后演变成高层内斗的大事,这时候无论宦官还是文官都差不多。总之历史种种远比小说精彩。

清代认为明代宦官危害巨大是亡国主要根源的观点如果放在明代本身的历史语境下恐怕那些与宦官对立的文官都不会同意(颇具讽刺的是,李鸿章还说过明亡于言官,反正只要亡国总要找出一个群体背锅就是了)。事实上明代中期之后宦官政治形成后,文官不但默认这个体制的合理性,在利益无关时也不完全排斥与宦官的私下来往。如钱能王恕都到了南京之后,两人相处不再剑拔弩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