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2(2 / 2)
离开了Q大的日子,在另一个陌生的地方,日子也是照样一天天过。温邈的适应能力很强,学校老师上课都是全英文式教学,并且,都是判例法式的案例教学。
所以,温邈开始陷入了每天看案卷、判决书的疯狂日子。
温邈的班里,大多数都是香港本地的学生,有几个美国的留学生、还有两个印度的学生。
一开始,温邈的各方面跟本地的学生都一定的差距。
因为是案例式的上课,温邈在Q大其实是内地大多数大学所接受的理论教学相差甚远的,一时间,温邈并没能在这方面发挥她的特长。
但是,勤能补拙、查缺补漏,Q的学生从来都不缺的天赋就是“学习”和“努力”。
他们知道如何做好一件事,然后,他们便会知道如何做好每一件事。
在上半年结束的时候,温邈的综合考评绩点拿了满绩点。
这是她进入大学以来的第一个满绩点。
之前在Q大时候,她每次考核成绩都很优秀,只是却从未拿过满绩点。
不像孟铖。
当然了,有一定不能忽视的原因在于,人文类社科不像理工科,所有的问题都会得到确切的解答,特别是法律这一门学科,有的时候关于宽泛,一条法条,不同人不同时间都会做出不同的解释。
不然每年最高院那么多司法解释是如何引导中国的司法去解决问题?
Q大的教授,永远不会满足与你的某个精致的答案,他认为你最好的解答,一定是……下一个。
而拿到满绩点之后,温邈发现,有的教授会对于你的优秀给予永远鞭策的态度,而有的教授则会毫不吝啬对你的欣赏,他们不是不相信学无止境,只是,他们更愿意以一种吹捧似的鼓励,让你等赶到足够的安全感,不会感觉到无止境的渺茫。
Q大放暑假的时候,温邈申请了假期的教学班。
她准备提前结束交换的学习,在拿到考核学分后,提前回北京。
孟铖知道她的决定后,也十分支持,他的暑假也像温邈一样,一天也没有休息,每天都在做项目。
除此之外,他也利用假期的时间开始实习,当然门槛肯定是比一般人要高。
两个人在漫长的假期,像是打仗一样,每天都有要面对的工程,他们好像又恢复了刚刚在一起的那个寒假的样子。
两个人几乎每个周末都会视频,温邈通过导师的介绍利用闲暇时间去了一家律所实习,做的都是一切基础的工作,所以大部分时间她都是抱着卷宗回到住的地方整理。
每次到了她和孟铖视频的时候,她都会腾干净书桌,花瓶装满水,插上一小捧雏菊,然后隔着Ipad的屏幕,两个人分别忙着自己手头的事。
孟铖大多数时候都是在画图或者看电脑上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