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5(2 / 2)
北伐军呢……核心的三十万玄甲卫是丞相一手带起来的,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黑色甲胄,这些军人是铁铸的钢板,只听丞相调令,就算沉络点头将玄甲卫分给世族军官……他们也不敢接。
眼看就要北伐了,世族军官们才刚刚入军,和士兵们刚刚开始磨合,谁愿意去啃玄甲卫这样的硬骨头啊?他们原本都是家养的公子,动笔动嘴都不弱,可是真刀真枪的实战经验是丝毫也没有,一下子成千上万的士卒扔过来,具体该怎么带、怎么敲打都还在摸索呢,自然是要捡相对顺从的兵来带才保险……玄甲卫么,短时间是不可能对新来的将军忠心的。
至于羽林军……当家的可是羽林将军雷宇晨!人家是谁啊,人家不但是将军,还兼任平西节度使,地方父母官!手上有钱有粮,几十万的军队都是直接从属地征来的,军人们的父母亲眷都在属地西颍川,直接归雷宇晨管辖的地方儿……就是为了一家老小的生计,也不可能去抱你世族的大腿不是?一样不可能忠心于世族军官。
要知道,上了战场就是搏命,如果新手将军带着不够忠心的军队,那死法儿随便翻翻兵书,都是一沓一沓的血淋淋实例,看得人直淌冷汗。
这么算起来,几大营里头,也就只有几路边军比较好掌握,世族子孙们都不傻,自然个个都跑的飞快赶去瓜分军权。问题是,这几路边军加起来也就只有小十万的样子,世族军官却已经封了快要五六百人了。
那么,这么点儿兵,分给谁,怎么分?皇帝陛下旨意很简单:公平起见,均分。
均分!慕容尚河差点摔了手里的杯子,直骂推恩令、均田制这种黑心点子是谁首创出来的,简直是皇帝手上的最佳利器,指哪打哪,无往不利。
均分,僧多粥少。十万的军队不算少了,可是分到五六百位军官的手里头,每个人才能分到剩几个兵?这五六百人分别来自不同的世族家,谁也不服谁,每个人带一小队上阵杀哪门子敌呢,怕是给玄甲卫羽林军当炮灰还差不多!
不该弄这么多人入军!
不该啊,太多了!
慕容尚河后悔不迭,然而一切都晚了。嫌人多,想集中兵力,可以,剪裁军官人数即可。但问题是,裁谁?
裁哪家的人哪家都不答应,世族们虽然团结在慕容家周围,但是终究是各自为各自的利益最大化而奋斗。就算世族们意识到了军队应该裁人,可是都不愿意裁自己啊!军权再小,拿到自己手里的才是自己的,谁愿意上交自家的一份兵权去为他人做慈善?
慕容尚河就算悔青肠子,也不能将各家家主召来说,让你们嫡子嫡孙都回家,把军权全部交给我慕容家的人吧?
<br
↑返回顶部↑